這話也讓左吟沉默了。他們都知道大明那些官員的尿性,如果讓其他官員插手汝州軍的屯田莊子,等到餘子璉勤王歸來,那些屯田莊子可能都被他們吞的連骨頭都不剩下了。
“可萬一吳總兵到時悔諾不走,那也是件麻煩事啊!”左吟最後規勸道。把希望寄托在有私仇的人的信譽上,這事怎麼想都不放心啊。
“哎——!有路可走誰會想要這樣啊!”餘子璉歎息道,“其實那些百姓落在吳鄙夫手中也沒什麼不好。再說,此次勤王凶險異常,我也許不能全身而退。如果那樣的話,還不如讓兒郎們的這些家人跟著吳鄙夫,起碼有個飽食啊!”
當天晚上,餘子璉親筆給吳世恭寫了一封信,信中隻有八個大字:“我去勤王,暫托汝州!”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三日,山東曹州劉澤清豪宅內。
劉澤清對著眼前的親信詳細吩咐道:“你一定要爭取麵見長敬老弟,確定他出兵的時日。那韃子已經在通州、德州一帶活動,我們孤軍北上,很可能陷入重圍。讓長敬老弟配合著我們走,兩軍之間也好有個照應。切記!一定要讓長敬老弟與我軍加強聯係。”
這些年,劉澤清遵守著當年與吳世恭說的:保存實力的做法,再加上山東也未有什麼戰事,所以他的曹州軍一直維持著兩萬大軍。當然,其中有戰鬥力的家丁部隊也最多隻有四千。
因為有鹽場的收益,再加上劉澤清憑著災年大肆吞並土地,再與吳世恭進行通商,他的小日子其實過得也相當美。
可是當這次朝廷的詔令發來以後,劉澤清就不爽了。憑什麼山東總兵丘磊駐防德州,可以在本鄉本土抵禦清軍進犯山東,而自己的曹州軍卻要北上勤王?
可朝廷的詔令又不能夠不去遵守。那是去勤王,不是普通的調兵作戰,起碼劉澤清也要做出個忠君的姿態。
於是劉澤清就準備調兵五千北上。不過因為害怕途中遇上風險,所以他就想到了吳世恭,想要與吳世恭的汝寧軍相互照應一同北上。
“可是大帥!小人肯定是日夜兼程不敢怠慢的,可一來一回就要十幾天,大帥這裏拖延得住嗎?”那名親信問道。
“想辦法還不容易?這事你就不要管了。還有!萬一長敬老弟不肯出兵,也讓他把話說明白,那我就另作安排。”
“是大帥!”
“那就快些去吧!”
看著自己的親信離開,劉澤清就開始琢磨:找個什麼理由拖延幾天呢?還是老辦法,混病假吧!就是臥床不起。解決了這個難題,劉澤清心滿意足地往後宅走去,前些天劉澤清新納了一個小妾,現在確實也需要“臥床不起”了。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南陽城李祿大營中。
李祿站在校場的高台上,麵對著七千多兵丁大叫道:“弟兄們!這些年爺對你們怎麼樣?你們也可以摸著胸口想想。廢話也不多說了。這次爺準備要去勤王!”
“邊關那些卵蛋都沒有的孬貨連個口子都紮不緊,一直放韃子到京城。爺這位京城裏出來的就忍不住了,就想去會會韃子,看看他們到底是不是三頭六臂。”
“一句話:自願!願意跟爺去的爺歡迎,不願意的爺也不為難。等會兒想去是弟兄到前麵來報個名,真的沒兄弟陪爺去,爺就自個兒去,最多一百多斤扔那兒了,也要讓韃子見見京城裏爺們的風采!……”
還沒等李祿把話說完,底下的兵丁就群情激憤:“願意跟大帥打韃子啊!”
李祿一直對手下的兵丁很好,他發大財,兵丁們也得小利,所以現在被李祿這麼一鼓動,那些兵丁就心潮澎湃地難以自抑。
半個時辰以後,李祿紅光滿麵地聽手下稟告:“大帥,有五千多兄弟報名!”
“人太多了!抽出一千五吧!不過報名的弟兄都有賞!”李祿一揮手說道。
“大帥!人是不是少了些啊?”
李祿立刻樂出了聲:“我們就一千五百匹馬,一人一馬也跑快些。而且我肯定是和妹夫一起走的,帶這麼多的人幹什麼啊?你以為我真傻?不先想著弟兄們的安危?”
聽了這話,周圍的親信頓時輕笑了起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