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蕪湖大混戰(2 / 2)

這次打敗了南京京營以後,劉國能部繳獲甚多,可是繳獲再多也沒有自己的人馬多。再說,戰亂的時候就是馬匹和盔甲最值錢,有時候有錢都沒地方去買,所以金雄是萬分的不舍得。

“俺們人都要賣給吳總兵了,難道還舍不得一些馬和盔甲嗎?快去吧!”劉國能也是萬分無奈。

“可八大王和曹操那裏又怎麼說?”金雄又問道。

張獻忠、羅汝才聯軍來到安慶以後,立刻向劉國能聯係,想要合兵一處共同東犯。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打下江南的幾個大城池,那可就賺大發了。

可是劉國能卻不願意。雖然他對吳世恭有些三心二意,但他也不想再次造反,於是劉國能就婉拒了張、羅的邀請。於是張、羅就退而求其次,他們提出要交換多餘的物資。

因為大捷,劉國能手中的軍用物資不缺,可是他在無為縣停留時間太長了,坐吃山空,又被汝寧軍扣卡給養,所以糧食就有些不夠了。

而張、羅聯軍則是沿途打下了幾個大城,糧食等物資不缺,而軍用物資就缺乏了。所以張獻忠和羅汝才就想互通有無。

劉國能又考慮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也給他們送去馬、甲各百吧!也不能斷了香火情。不過要注意,安排些妥當的人,不要泄露出去。”

崇禎十年八月初,劉國能再次率軍主動向含山、和縣一帶的明軍進攻。而交換了一批物資以後,張、羅聯軍渡過長江,過銅陵、克南陵,兵犯蕪湖。

而在張、羅聯軍的前方,盧九德和劉元斌率領著勇衛營一萬多人馬與劉良佐彙合,合兵二萬二千,在盧九德的指揮下,阻擋住了張、羅聯軍的東犯。而在張、羅聯軍的身後,左良玉的一萬七千人馬也在緊追不舍。而在黃岡的汝寧軍、在鳳陽的朱大典部和在南京的明軍都暫時做著壁上觀。於是,蕪湖大混戰開始了。

黃得功手捧著水囊就是一陣牛飲,水囊中裝滿了烈酒,差不多有著近一鬥。可黃得功毫不在乎地一飲而盡,之後就把空水囊狠狠地砸到地上。

“小犢子們,學著點,看爺爺是怎麼打仗的!”黃得功說完以後,一馬當先地衝了出去,而他身後的近千名明軍,或騎馬、或飛奔,也跟著黃得功衝了上去。

在盧九德帶著勇衛營離開以後,給黃得功留下的隻有千名出頭的邊軍,加上黃得功的親兵,才有一千五百見過血,能打仗的兵丁。而其餘留下的七千明軍,都是空有花花架子的南京京營。

因此黃得功也很感謝劉國能的按兵不動,這讓他有時間來操練那些菜鳥。可是一操練,黃得功就差點吐了血,因為黃得功鬱悶地發現:無論是個人戰技,還是整體戰術,南京京營一點兒也不比邊軍差,甚至有些地方還要好上一籌。

於是黃得功就對這些衣鮮光亮的糞球沒轍了。這戰技可以練,那膽氣可練不了啊!想了半天,黃得功也隻能夠使用等級差別來刺激這些兵丁了。

黃得功就從南京京營中,挑選出了一千五百較好的兵丁,接著把他們與邊軍混編在了一起,每天嚴格操練,但也好酒好肉地伺候著,就是要用以老帶新,早日練出一支核心部隊。

而其餘的兵丁雖然管飽,但也僅僅是粗茶淡飯了。雖然他們也要操練,但操練的強度也就下降了許多。

不過這不是黃得功在玩小心眼,隻是這支明軍的補給確實發生了困難,黃得功也是被逼無奈采取了這個法子而已。

當隔江分割成兩個戰場以後,明軍後方的補給肯定是有個傾向性,而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這一邊總是占著便宜。

而黃得功這人是個文盲,脾氣暴躁,一副丘八的模樣。可他卻是明軍中罕見的,軍紀嚴明的將領。所以他率領的部隊根本不擾民,所以也沒什麼就地征收的事,因此,他的補給就全部靠後方供應。

但不管怎麼說,因為靠著江南,吃飽飯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吃得多麼的好?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黃得功也隻能夠保證那批精英。

而在黃得功把那些兵丁粗粗操練成樣子以後,久未動靜的劉國能部開始行動了,於是黃得功立刻帶兵阻截,蕪湖大混戰的序章就從江北的含山、和縣這裏開打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