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奇文共欣賞(2 / 2)

之後就是為侯恂鳴不平。吳世恭認為侯恂就算是有些貪汙,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明朝的文官都貪嘛!君不見?我們偉光正的吳世恭。就從來沒有從朝廷拿到過足額的軍餉。那軍餉哪裏去了呢?吳世恭理所當然地就認為都被文官們貪汙了。

既然大家都貪,那侯恂所做也就不是罪名了。所以朝廷要麼放過侯恂,要麼把文官全部抓起來。這樣才顯得公平嘛!

最後,吳世恭向朝廷建議道:現在是多事之秋。外有蠻夷,內有亂賊,所以朝廷的文武官員還是要齊心協力一致對外為好。貪汙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沒必要自相殘殺嘛!

其實吳世恭的奏章就是賣萌,而且是賣個惡萌。就是要朝廷感覺到自己是胡言亂語,並且對自己的奏章不加理睬。這樣的話,即可以給侯府一個交待,而且讓溫體仁放不下身段來對付自己。首輔也是有身份的人,肯定不會與一個糊塗蛋計較的。

可是吳世恭萬萬沒想到,自己這道奏章上呈到京城以後,立刻引起了朝野極大的轟動。不為什麼,就是因為明朝開國以來,這麼亂七八糟的奏章還是頭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上。

要知道,如果吳世恭寫封給侯恂求情的四平八穩奏章,那估計根本就呈不到崇禎皇帝和內閣大學士的跟前,最多是轉發給兵部,接著兵部回一封斥責吳世恭不要多管閑事的公文就了事了。

可吳世恭這道奏章太奇葩了,瞬間就風靡了整個京城,那是奇文共欣賞啊。連崇禎皇帝都捧著這道奏章細細品味,並把這趣文當笑話一樣說給後宮嬪妃們聽。也就是說,完全變成了一場娛樂活動。

可吳世恭的奏章確實惡心到了溫體仁,更讓溫體仁難過的是,他還不能夠把吳世恭怎麼樣。

侯恂獲罪,作為學生的吳世恭來求情,這怎麼樣也不能夠去打擊報複。要不然,溫體仁在崇禎皇帝麵前豎立起的光輝形象將會毀於一旦。這原因還是前文所說的,明朝是儒家思想大於朝廷法規的,天地君親師嘛!

可吳世恭所說的理由又是什麼啊?他在崇禎皇帝和朝中重臣心目中,就是四個字——臭名昭著,和偉光正根本搭不到一點邊。那貪財好色就更不用說了,而且一直想逃回京城享福,哪裏來的不怕死啊?唯一可以承認的是,吳世恭確實會打仗。

如果侯恂培養的就是這種學生,那他這個老師有著什麼樣的品德?那還用多說嗎?

更為可氣的是,吳世恭完全混淆了貪汙的概念,把明朝官場上的規矩完全掀露了出來。要知道,在明朝官場是有著很嚴格的貪汙概念的,而侯恂所犯的,恰恰就是明明白白的貪汙。(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