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馬守應集合了各營精銳四千多騎先行,自己親率三萬八千多步兵,快速地向著汝州軍的方向靠近。
而汝州軍發覺身後的農民軍靠近以後,也立刻停下腳步,做了一次堅決的反衝鋒。再次獲得大勝,斬首千餘,俘獲千五,充分顯示出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可就這麼一耽擱,在八月十三日黃昏,馬守信部的先鋒騎兵趕到了。
雙方見麵以後,二話不說就開打。根本不做試探,農民軍的騎兵一列好陣式,就立刻發起了總攻,希望在落日之前把麵前的這支明軍完全擊垮。
而汝州軍的兵丁這時候對餘子璉的崇拜也到達到了極點。所以在餘子璉的鼓動下,他們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以步戰騎竟然擋住了農民軍騎兵的總攻。
此次交鋒,汝州軍傷亡一千多,而農民軍的騎兵傷亡超過了五百。從場麵上看起來是打成了一個平手。但是在實際上,雙方主帥的心態卻截然不同。
汝州軍出發的時候,人數才五千多,可現在就算是遭受了這千人的損失,汝州軍的兵力還是超過了萬人,所以餘子璉對這種損失根本是無動於衷。
而馬守應可不同了。雖說農民軍的騎兵有四千多,可其中大多數都是騎著駑馬來湊數的。讓他們打打順風仗還行,列陣衝鋒可就沒那個本事了。
所以馬守應損失的騎兵基本上都是騎著戰馬、衝在前排的邊兵,這損失讓馬守信心疼得不行,所以在傍晚帶著主力趕到戰場的時候,立刻把帶隊的騎兵將領臭罵了一頓。
確實如此,汝州軍根本沒經過什麼戰陣,如果農民軍的騎兵心不那麼急,定心在遠處射箭擾亂汝州軍的陣形後再衝鋒,可能汝州軍根本維持不住陣形抵禦農民軍的騎兵了,也早就被農民軍打垮了吧!
這時候的農民軍已經集合了七萬多,聲勢也顯得浩大了起來。於是汝州軍的有些將領就提出了撤退,生怕被眼前的農民軍截斷了退路。
可餘子璉卻是豪氣萬丈,他反而命令全軍就地紮營,根本不在乎眼前的農民軍,因為之前汝州軍以少勝多的戰例讓餘子璉相當輕視農民軍的戰鬥力。
這首先就看出汝州軍的一個缺憾了。他們的探子很不得力,根本沒探查到馬守應部已經進入了河南,更沒探查到馬守應部的戰鬥力與之前的農民軍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這也不能夠全部怪到餘子璉的身上,因為成軍匆忙,餘子璉能夠保證這些兵丁人手都有兵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組建耗費巨大的騎兵那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過餘子璉也是有著自己的信心的。因為一路的繳獲和對士紳的征用,現在的汝州軍的糧草一點兒也不缺,完全可以支撐兩個月以上。
而餘子璉更準備在就地建造堅固的大營,就是讓對麵的農民軍來攻。要知道,汝州軍是全麵學習汝寧軍的,所以他們軍中的火器使用也很普及,雖然汝州軍的火銃沒有汝寧軍精良,但對付那些沒有甲胃的農民軍也是完全足夠了。
而且餘子璉也有著兩手準備,一手就是依托大營主動出擊,如果得手的話再次擊潰眼前的農民軍;另一手就是據營死守,人多糧足的汝州軍也不怕農民軍來進攻。
隻要把眼前的農民軍拖延住,再等到各處的明軍到來,那不又是一場大捷嗎?所以餘子璉連夜向著汝寧軍、開封城和其他明軍的方向派出了快騎,就是要以自己為誘餌吸引住眼前的農民軍,然後來次大的圍殲戰。
這戰役計劃倒是挺宏偉的!也不能夠說是餘子璉有錯,如果全部按照餘子璉設想的話,此次圍殲戰的成功率倒還挺高的。
可這時候的餘子璉又犯下了一個錯,他在夜色中挑選的設營地點有誤。其他地方都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汝州軍的取水點是大營邊上的一條小溪。
小溪可不是河流,那是很容易被截斷的。果然,在清晨,餘子璉就發現農民軍在小溪的上遊動工了。餘子璉立刻進行了彌補,動用一切盛器趁著還有流水裝滿水。同時再次派出快馬向四處求救。這次他可是真的急了,連留在汝州城的一千兵丁都想要動用了。(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