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吳世恭到京城,把自己從登州城裏孔有德給的那些字畫古董和貴重貨物都帶來了。除了一部分給了吳府的洪管事發賣以外,其餘的都給了薛府的典當行和商鋪去發賣。
京城的消費能力也真高,這麼多的貴重但難以變現的東西很快就被發賣完畢了。除去一些該給吳府和薛府的差價以外,吳世恭的所得還高於了自己的估價。這京城裏的有錢人還是真多啊!
而吳府不光為吳世恭解決了馬匹的購買,還讓吳世恭通知汝寧軍,就近從山東的馬政馬場和南京的太仆寺等地方去提取馬匹,這也確實減少了吳世恭運輸馬匹的麻煩。
不過這些事,吳世恭也基本上不用自己來操心了。這些天,他就和自己的兩個兒子玩耍呢。雖然這兩個兒子都很頑皮,但吳世恭也看出他們的相異之處來。
薛呈麟畢竟從小在侯府長大,做事也是循規蹈矩的。再說已經開始了蒙學,所以一舉一動都是有規有據的。而且薛呈麟一直是獨生,這次看到自己突然出現的這位弟弟,心中也是歡喜得不得了。他常常牽著弟弟的手,帶著弟弟到處去玩。
而吳呈瑛可不同了。吳世恭在汝寧的家畢竟規矩較少,吳呈瑛也常常和來串門的汝寧軍高官的孩子四處去野,所以天天仿佛有使不完的勁一樣到處去瘋。
而在這孝期內,吳世恭除了隔三岔五到吳府去露麵以外,基本上都待在薛府內。又不能夠尋歡作樂,也不能夠遊山玩水,還不如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吧。
雖然孝期內也規定不能夠走親訪友,但是嚴格遵守這種規定也不現實。吳世恭回京城以後,總得拜訪一些重要的客人吧。
秦公公那裏是一定要去拜訪的。不過吳世恭本來也就準備送一張拜帖,帶些禮物過去的,沒想到秦公公正好在家,還盛情邀請了吳世恭長談了一番。
其實從客觀上分析一下,在崇禎皇帝即位之前,明朝各方麵的問題是相當嚴重,但是還沒有到致命的地步。
崇禎皇帝本人雖然性格上有缺陷,而且沒有接受過太子治國的教育。但是在渡過了適應期以後,憑著他的勤勉。他也學習成長得很快。基本上還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一上台殺魏忠賢,立東林黨色彩很濃厚的周延儒為首輔,這大大地消弱了宦官集團的權力。這次又立溫體仁為首輔,又大大消弱了結黨的東林黨文官的勢力。不提那些副作用,從皇帝獨裁的角度來說。崇禎皇帝掌握權力的行為是很成功的。
而對於處理積重難返的大明帝國,也確實很需要一名鐵腕的獨裁君主。當然。這名君主也要有著很強的能力。關於這點暫且不提。
而之所以會遇上眼前的頭疼局麵。除了天災這種不可抗拒力的因素以外,也是因為崇禎皇帝一上台政策選擇的錯誤。他當時選擇了首先解決遼東的後金,而且挑選的人選是袁崇煥。
可這能夠責怪崇禎皇帝嗎?如果當時他選擇的是先解決陝西的農民造反軍隊,會不會有著很好的結果那也是未知數呢。並且袁崇煥也是當時遼東總督的眾望所歸人選,你讓崇禎皇帝還能夠選擇誰呢?
而之後因為選帥錯誤,導致的一係列連鎖反應。也不是崇禎皇帝所能夠控製的。但不管怎麼說,現在的明朝局麵也平靜了許多。後金在遼東消化著大淩河大勝的勝利成果呢,暫時沒有能力發動新的攻勢。而農民造反大軍也出於劣勢,被明軍團團包圍了起來。
所以可以這麼說。現在崇禎皇帝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軍事問題。如果軍事問題得到了解決,就算是僅僅解決一部分的話,那也可以大大地緩解明朝的財政問題。
而對於吳世恭,包括崇禎皇帝在內的宮中之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個人道德暫且不說,但是吳世恭能夠在每次戰鬥中做到曝光率這麼高,那也是一種本事。而且隻要有吳世恭參加的戰鬥,最後都獲得了勝利。因此,對於吳世恭的軍事才能,崇禎皇帝他們還是認可的。
秦公公當然也知道這一點。而且他也想著為主分憂,所以這次秦公公邀請吳世恭長談,就想聽聽吳世恭有什麼軍事見解,並且上呈給崇禎皇帝和王承恩那裏作為參考的。
吳世恭倒很坦誠。他對秦公公說:既然目前奈何不了後金,並且又把農民造反軍隊圍住了,那麼上策就是,集中明軍全部力量徹底消滅農民造反軍隊這個禍害。
如果消滅不利,那也要把農民造反軍隊趕回山西和陝西。反正這兩個省已經被打爛了,農民造反軍隊再禍害,也禍害不到哪裏去。
最可怕的就是,農民造反軍隊渡過黃河進入中原腹地。那麼他們向東可以威脅大運河,向南可以威脅大明朝的糧倉湖廣地區,又有河南腹地人員和物資的補充,那形勢就會急轉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