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恭對於自己首次的獨立領軍是相當地重視,在護送鹽貨的一路上也是小心翼翼,時刻保持著警惕。可是在穿過那個群匪林立的山區時,屁事都沒有發生一點兒。
這倒也不是那些土匪沒有發現吳世恭他們一行人。隻是當那些攔路的土匪,發現押送鹽貨的吳世恭的軍隊,尤其是吳世恭親自帶隊押送時,他們就立刻做鳥獸散。
隻是到了後來,有幾個膽大的土匪,向吳世恭一行人哀求著,賞些鹽貨後,呂雲煥和陸間辰就扔下一、兩袋鹽送給了他們,那些土匪也就歡天喜地地拿著鹽離開了。這讓吳世恭感覺到很別扭,這些土匪就一點兒也不象土匪,仿佛就是一些叫化子。
就這樣送了近十石鹽,吳世恭他們一行人就安全地到達了目的地。而回來的路程中更是一路順暢。
就這麼押送了幾次以後,吳世恭發現,那些土匪確實不敢來惹自己。吳世恭索性就把這種押送任務,讓自己手下的各個頭目輪流帶隊指揮。並且,吳世恭也安排著那些押送的兵丁,在押送的路程中,順便就進行些行軍紮營的訓練。
而楊狗蛋利用那些銅塊,也造出了一門火炮。可是因為在以前,包括楊狗蛋在內,根本就沒有人會造火炮,所以,這門火炮造的也就是象一門放大的火銃的樣子。不過經過梁輝他們試了試火炮,竟然也能夠打得響,就是因為火炮的口徑比較小,也就是一磅炮的大小,威力不大而已。
不過吳世恭已經很滿意了,至少自己的工匠也可以造火炮了。吳世恭就讓那些工匠設計了一個帶有輪子的炮架,把那門火炮固定在炮架上。現在隻要用馬拉著這門火炮,就可以讓這門火炮伴隨著自己的軍隊一起行軍。
吳世恭也沒有財力和材料來製造新的火炮了。他隻能夠讓這些工匠繼續製造四個炮架,把自己從京城帶來的兩門虎蹲炮和兩門佛郎機炮也安裝到炮架上去。
這時候,吳世恭也就固定了押送商隊的人員編製。每次押送,就出動一個中隊,也就是五十個人的馬隊和兩個中隊,也就是二百個人的步兵,再伴隨著一門炮。
而隨著押送業務的開展,吳世恭在這項業務中的收入也逐漸地固定了下來,達到了每個月五百兩銀子左右。並且,由於汝寧府的那幾個縣的局勢漸漸地平穩,那些因為聖靈會亂民造反逃散的百姓,也逐漸地重歸家園,這幾個縣的鹽貨需求量也漸漸地上升了。所以,吳世恭的收入也就逐月上升。
看到這種情況,吳世恭心中忍不住有些自嘲:“別人穿越要麼大開金手指;要麼占據有鹽場的地方販賣私鹽;要麼在沿海地區,造船走私大搞海貿,所以銀子就從來不是問題。而我現在卻幹起了鏢局的行當,真是給穿越人士丟臉啊!”
不過這樣的押送,卻讓吳世恭的軍隊開始了行軍紮營的訓練,雖然這些行軍的路程都不長,最多也就是五、六天的時間,但是,吳世恭和薛永利卻發現了自己軍隊,在行軍紮營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在反複訓練和交流學習以後,吳世恭的軍隊的行軍紮營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伴隨著押送隊伍的張彪和李三河率領的偵察中隊,也基本上把附近的地形都觀察了一遍,並且製作出附近幾個縣的軍事地圖。
而鄭真也從京城回來啦。他帶回來七十幾匹戰馬,近二百套馬具,以及若幹槍頭和腰刀。這些都是老爹吳惟忠和大哥吳世勳給吳世恭送過來的。
這些東西的價值,已經略微大於了吳世恭為五哥吳世文複任縣令所付出的銀子了。不過也可以想象得到,老爹吳惟忠也肯定不會摸出自家的銀子,肯定是利用他的職權來假公濟私的。
另外,老爹吳惟忠和大哥吳世勳也都給吳世恭寫了信。他們在信中,都對吳世恭這種顧念手足之情的做法進行了誇獎。並且也關照吳世恭,讓他要保重自己的身體,隻要有合適的機會,他們也會想辦法讓吳世恭調回京城裏去的。
雖然老爹吳惟忠和大哥吳世勳的想法和吳世恭自己的想法並不同,可是吳世恭還是十分地欣慰,自己這個“嫁出去”的兒子,也總算是又被自己的家族給接受了。
而吳世恭又想起了,自己從袁行山手中買下的,那間在歸德府城的鋪子了。吳世恭就派人打聽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那間鋪子已經被侯恂侯家占了去。
於是,吳世恭就派人給侯恂送了一封信,在信中,當然隻寫了些很仰慕侯恂的話語。不過在信中,吳世恭還把那間鋪子的地契和房契都夾了進去,要把那間鋪子完全送給侯家。
現在的吳世恭,也已經知道侯恂這個辭官在家的進士的地位有多麼得高了。從侯恂那時候可以走在歸德府府尊前麵的那個位置,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來。所以,吳世恭就一點兒也不想得罪侯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