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呂雲煥在這次聖靈會亂民造反中,是損失慘重。因為呂雲煥做的是鹽貨的生意,那必定主要做的就是私鹽。雖然呂雲煥也把官場上的關節都打通了,但畢竟不能夠大鳴大放的在官府眼皮子底下販賣私鹽。
所以,呂雲煥就把安放鹽貨的場所,放置在縣城外他的一個莊子裏麵。並且,在莊子裏安排了他大部分的莊丁來守衛。
可是聖靈會亂民來了以後,呂雲煥根本就沒有辦法把粗重的鹽貨撤到縣城裏去,隻能夠帶著家小和細軟進入了縣城去避難。
可是這麼一來,他那個安放鹽貨的莊子就被聖靈會亂民給打破了。鹽貨的損失就不要說了,連他手下護衛鹽貨運輸的莊丁都損失大半。
更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聖靈會亂民造反的發祥地的汝寧府北麵的那幾個縣,正是呂雲煥鹽貨的銷售地點。呂雲煥設在那幾個縣的下級銷售商,死的死,逃的逃,一下子把呂雲煥鹽貨的銷售網絡給打破了。
而相比較之下,揚州鹽商陸間辰麵臨的問題就更大了。我們已經知道,呂雲煥這塊鹽貨的銷售地區,占有陸間辰所在的陸家每年鹽貨總銷售量的一半以上。因此,這塊銷售地區對陸家是相當重要的。
而為什麼陸家會占有這塊銷售地區,除了陸家幾代和呂雲煥的呂家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塊銷售地區對揚州鹽商來說,是比較偏僻的。
說到這裏我們可能有些奇怪,從直線的距離來看,歸德府應該是河南省的各府中,與揚州距離最接近的地區之一了,怎麼會比較偏僻呢?
這主要還是因為,鹽貨的運輸是要用船來水運的。從揚州到達吳世恭這個小鎮,需要經過大運河,進入黃河,再彎到小鎮前的那條河流裏,完全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可以這麼說,直線距離比小鎮遠的多的開封城,運輸鹽貨也比吳世恭這個小鎮方便了許多。
但是再怎麼說,蚊子腿再小也有肉。如果陸家放棄這個銷售地區的話,其他的揚州鹽商一定會不介意進入這個地區的。
由於這次聖靈會亂民的造反,陸家的鹽貨銷售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更麻煩的是,揚州鹽商的銷售,是依據他們手中所有的鹽引數量的多少所決定的。而鹽引除了有一部分是可以由家族繼承的以外,絕大部分都是各大小鹽商到揚州鹽運使衙門一年一領的。
每一個鹽商,都依據鹽引的數量,完成鹽貨的銷售,不能夠銷售得太多,也不能夠銷售得太少。當然,如果某位鹽商,可以在不影響其他鹽商的鹽貨銷售的前提下,在新開發的地區,多銷售一些鹽貨,那也是你的本事,別的鹽商也並不會來管你。
但如果某位鹽商銷售的數量減少了,那他就會在明年領取鹽引的時候,減少一定的份額,而那一部分份額將被其他鹽商所瓜分。
在揚州的鹽商群體中,一旦某位鹽商出現了減少鹽引份額的現象,那基本上以後將會出現惡性循環。那個鹽商的鹽引份額也將會逐年減少,以致於最終被排擠出鹽商的圈子外去。
而陸間辰的陸家現在就麵臨著這個問題。這次他又來歸德府,正是來找呂雲煥商量解決這個難題的。而他們倆商量到最後,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盡快重新打開汝寧府那幾個縣的鹽貨市場。
那呂雲煥已經派人到了那幾個縣的銷售商那裏聯絡了一下,現在那幾個縣因為有幾個月沒有鹽貨供應了,確實也需要鹽貨。但是,因為在小鎮到那幾個縣的路途中,要經過一個山區,而山區裏現在是群匪並立,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把鹽貨運輸到那幾個縣那裏去。
而呂雲煥因為手下的莊丁的損失,也安排不出足夠的武力來運輸這些鹽貨。這樣一來,呂雲煥和陸間辰就想起了吳世恭。
吳世恭手中既有強悍的武力,又在前些時候,護送過商隊去濟寧州,是個很恰當的人選。所以,這次呂雲煥和陸間辰就邀請了吳世恭,想在宴會上探一探吳世恭的口風。如果吳世恭提出的要求不過分的話,他們就想讓吳世恭派兵護送他們運送鹽貨。
不要說,吳世恭在當地士紳的眼裏,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有些士紳也看不慣吳世恭那些武人的行為做派,但是到現在為止,吳世恭辦事還是很有信譽的。他答應的事也從來就沒有食言過。再加上吳世恭和當地士紳的談判中,一般還是很講道理的。並沒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力來橫行霸道。
要不然,就算是呂雲煥和陸間辰再想打開鹽貨銷售的通道,也不敢和吳世恭這種握有強悍勢力的武人來打交道。要不然,他們這些商人就會害怕著,吳世恭會把他們連皮帶骨頭都給吞進肚子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