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們來看看羅汝才。這時候的羅汝才的情況不詳。但是因為他也馬上要造反了,所以,他的生活過得肯定也不怎麼樣。
羅汝才在明末的農民造反首領之中,是特點最鮮明的人。他是軍事才能最傑出的;也是對造反事業最搖擺不定的;還是流寇氣息最為濃厚的。
不過,羅汝才這個人,性格豪爽,江湖義氣很濃厚,一副演義中英雄豪傑的模樣。可是,他這種性格,在現實社會中,尤其在明末時,那瘋狂的年代中,就注定是個悲劇性人物。這也證明了現在的一句流行話——性格決定了命運。
接下來把我們的目光對準關外。
皇太極即位已經兩年了。在他高超的政治手腕的使用下,以及皇太極的幾位兄弟,尤其是二貝勒代善的配合支持下,皇太極已經坐穩了汗位。可是,皇太極還是麵臨著內憂外患。
女真族,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滿族,並不是一個遊牧民族。女真分為熟女真和生女真。而當時**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後,建立的後金政權,就是以熟女真為主的。
那生女真還保留著漁獵的傳統。可熟女真卻是以耕田種糧為主的。因此,這一次席卷整個北方地區的大旱災,對皇太極管轄的後金地區的損害也是極其巨大的。基本上造成了整個地區,糧食幾乎絕收。
除此之外,皇太極還麵臨著三麵環敵的窘迫狀態。在南麵的大明朝軍隊就不用說了。在皇太極的東麵,有明朝的鐵杆藩國——朝鮮。
雖然在皇太極一即位以後,後金就向朝鮮發動了第一次的征伐,但是,朝鮮雖然和後金簽訂了條約,卻還是明裏暗裏和明朝暗送秋波。並且向駐紮在東江的毛文龍軍隊運送了大量的物資。
尤其是在東江的毛文龍,隻要後金軍隊一不注意,就趁機對後金進行騷擾性地進攻,牽製了後金大量的兵力。可是,因為毛文龍駐紮在皮島上,沒有水師的後金軍隊對毛文龍的軍隊也無可奈何。隻有派遣兩個旗,也就是後金軍隊四分之一的兵力(後金軍隊是有八個旗的兵力)牢牢地看住毛文龍的軍隊。
而在皇太極的西麵,有著具有成為另一個成吉思汗美夢的林丹汗。
雖然在**哈赤的時期,後金軍隊就不斷地打擊和拉攏蒙古部落。但是,作為整個蒙古部落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林丹汗的影響力也是極其巨大的。
一山容不下二虎,一個草原也是如此。林丹汗和他的察哈爾部落屢次三番地和後金發生了戰鬥。雖然後金軍隊屢屢獲勝,但是也被林丹汗的蒙古軍隊搞得不厭其煩。
就在崇禎元年的二月,皇太極派出了後金軍隊向支持林丹汗的蒙古部落發動了猛烈地進攻。雖然獲得大勝,但是,林丹汗的元氣並沒有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皇太極就準備在秋季,向林丹汗再一次發動進攻。
因此,我們在這裏就可以看出來,在左右兩側都有敵軍的情況下,現在的後金軍隊根本就沒有能力,也不敢向明朝內地發動進攻。
從上麵所說的,我們還可以看出來:在崇禎剛即位的時候,明朝的局勢根本就沒有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應該說,明朝整個朝廷,手中還握有著滿把好牌。隻要明朝的朝廷按部就班地把問題一個個解決掉,其實明朝的局勢還是很穩定的。
所以,在這裏也要糾正一個錯誤的看法:崇禎皇帝是接下了前麵幾位皇帝留下的爛攤子,雖然他十分勤政,但是最後還是無奈地亡了國。
當然,明朝的亡國也不能夠怪到崇禎皇帝一個人身上。但是,作為當時的明朝皇帝,他是肯定要負最主要的責任的。
因此在最後,把我們的目光聚焦到京城。
就在這個時候,崇禎皇帝重新啟用了一位眾望所歸的大臣。
在之後沒幾個月,崇禎皇帝就和這位大臣進行了一番交談。而就是這次普普通通的交談,卻對明朝以後的局勢,尤其是遼東關外的局勢,起到了難以想象的作用。
這次交談就是崇禎皇帝和袁崇煥進行的的——平台召見。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