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丫頭,也是個忠心仔細的,平日日日好,我便想著幫她這一回。但我也不敢去找父親母親,讓她們勞累,隻想著找二嫂子幫忙,出個頭,多花些銀子,把那丫頭買了死契,以後我們往京裏一走,山高水長的,那丫頭爹娘這些年拿月錢賞錢修了舊宅子和置了好幾畝良田,又有其他兒女在,量他也不敢拋棄家業跟著一個被賣了不親近的姑娘往外頭走。”

賈玫小聲央求著錢氏:“算是我求二嫂子一回,父親母親寬厚,我這也有多的月銀,隻求二嫂子能伸手幫我一回。”

錢氏理家與其他府邸官夫人來往,才不把小丫頭的事當回事,她聽了來龍去脈,便笑著應了下來,“四妹妹放心,一點小事而已,哪值得你上心忐忑,我等會找吳長家兒媳婦去辦,定全了四妹妹主仆之心。”

說罷,錢氏又看向四姑娘帶過來的小炕屏,興元府靠近巴蜀,賈玫她們學的,便是蜀繡。

炕屏上頭一對藍尾孔雀栩栩如生,分明是去年興元府獻給京裏的那隻模樣。

她小心仔細的瞧了片刻,才又抬頭讚道:“我一向是知道四妹妹蕙質蘭心的,沒想到這繡活當真是不輸二姑奶奶,瞧著觀花開屏的孔雀,當真是便宜我了。”

府裏七個姐妹,二姐姐賈瑗的繡活是最好的,賈玫聽二嫂子這樣誇讚,當即紅了臉,小聲分辨道:“可叫二嫂子繆讚了,這炕屏也不是我一個人做的,其中有一大半,都是那個丫頭做的。”

這也是賈玫願意廢功夫帶走那個丫頭的緣故了。

在娘家,製衣自有專門的鋪子上門,府裏也有擅長做細活的丫頭們。

可是徐府那邊,條件肯定是不如家裏的。能帶個有長處的丫頭走,總不是壞處。

府裏繡娘出身的丫頭嬤嬤不是沒有,錢氏並不在意這些小心思,放下炕屏,伸手拍了拍賈玫肩膀,“妹妹有打算才對呢!你隻管放心,不處幾日,我就把她死契文書辦妥。”

賈故府上姑娘姨娘們一個月都有八兩月銀,攢一攢是夠買這邊的丫頭了,錢氏也不怕那一家子獅子大開口鬧事。

不過也是這個,叫錢氏知道了小姑子平時未顯出來的短處。

錢氏想了想,小姑子到底是要嫁給婆母娘家侄子,晚上的時候,她便和賈琛商量了一回,特意給賈玫挑了一個厲害能為主子治人拿人的婆子。

那婆子有兩個女兒,眉眼寡淡的,不甚出挑,錢氏帶著給徐夫人和馮姨娘過了眼,都覺得好。

她才去給那婆子招婿的大女兒兩口子在吳興家鋪子裏安排了差使。又使人叫她帶著小女兒簽了契書跟在賈玫身邊,以後叫賈玫給她安排個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