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緩慢更新隨行路 包公過府探文家(1 / 2)

一個兩品大員官將一級,該是什麼心情呢?一個京官,被下放到地方,又該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呢?如果是貪戀權勢的人離開了京城,那麼他也許會傷心,會花言巧語的哄騙直至自己能夠留下;如果是一個真正犯罪的人,那麼他也許會歡天喜地的離開,慶幸自己至少還有一條命在;如果是心中沒有百姓,隻是混在官場上的人,那麼他離開京城,也許會埋怨自己沒有學會“察言觀色”吧,畢竟是皇帝的怒火,他才會有這樣的經曆。但是——

坐在官轎裏、走在離京的路上、得罪皇帝、官將一級、接到聖旨一刻不停的包大人,此時的臉上沒有慶幸,隻有的濃濃化不開的憂愁。憂的不是自己,愁的卻是百姓。他想起在皇上召見自己三人之前的一天自己的那個神神秘秘的邀約。

那天同樣是下朝後,王丞相像平時一樣和自己交談著一同出宮,在分手時,從皇宮裏急急得跑出來一個太監,也許是因為事情太急跑得太快,在經過包大人身邊時沒能停住腳步,反而被一枚石子絆倒不小心碰到了包大人,幸有王丞相出手扶了一把。為了這個,這位小太監被負責把守宮門的太監首領狠狠地修理了一遍,不過這倒沒有引起包大人的注意,隻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這宮裏的事,外臣是不便參與的。

不過,包大人在回到府中書房休息的時候,無意間在自己的衣袖了發現一張小紙條,紙條的內容很簡單,“未時城外十裏坡一敘”,沒有落款,這是這?這紙條上的字,包拯很熟悉,王丞相?!這?丞相為何如此相約呢?不明說而是這樣偷偷的傳遞紙條?難道有假不成,可,包大人細細的研究了紙上的官印,這必是丞相之物。看來丞相是不像有人知道這件事情了,那麼去十裏坡就得隱秘一些。

包拯想了想,讓人找來了展護衛簡單的說明了情況,兩人簡單的換了件平常的衣物,做出私訪的樣子,四大校尉留守開封府,而他們兩人卻直奔城門十裏坡,來到約定的地點,丞相大人早已等候在那裏了。展昭見過丞相之後,就被丞相派出去觀察周圍的情況了。這王丞相並不是不相信展昭,隻是他要說的事情,在沒成功之前,還是要保密的好,畢竟皇上可是下了秘旨的。

“包大人想必很疑惑老夫為什麼如此約包大人吧?”

“丞相,這是為何?”

“包大人,你聽老夫說,是這樣。這事還得從老夫收到一份密報並把它呈交給聖上開始說起,……龍像……,……湖州文家……羊皮書……水寇……”,聽了丞相的言語,包大人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見麵要如此的神秘,不過,“丞相,包拯恐有負囑托啊。”“包大人如今老夫是背水一戰。如果連包大人都沒有辦法整治湖州,那麼老夫也隻有向皇上告老還鄉了。”“丞相,你放心。自古邪不勝正,包拯此去,必將此事弄得一清二楚,勿枉勿縱,還湖州一片青天。”“好。包大人,老夫這在這裏預祝你馬到成功。”“謝丞相。”“包大人,未免打草精神,接下來咱們就依計行事。”“是。”

包大人正在想著,轎子停了,然後就是展護衛那溫柔的嗓音,“稟包大人,這天色將暗,前方有驛站,咱們是否在此休息?”

包大人掀轎簾出來,看了看天,又望了望侍衛們,個個倦容,“也好。咱們就去前麵歇息吧。”

驛站裏,點燈時分。

“展護衛何在?”

包大人留下展昭一人,另其他的侍衛在外守候,“展護衛,公孫走了有幾天了?”

“回大人,已有數日。估計……”

“恩,湖州之事就連聖上都如此拐彎抹角,可見這水很混啊。若想查清事情,恐怕不太容易。”

“此事大人在明,敵人在暗。要想偵破此案,平常的方法恐怕是不行的。不如屬下先行一步到達湖州,先探探這湖州的水如何?”

“也好。切計……”

“是大人,屬下明白。”

第二天包大人一行人在上路時,隊伍裏就少了一位穿紅衣的大人。

包大人的轎子雖然在有意的放慢速度,給展昭調查的時間,但是湖州終於還是要到了。包大人下轎望著自己將要呆上一段日子的湖州城的城門,想起皇帝的囑托,嚴肅非常,“聖上,包拯就是死在湖州,也要叫著湖州百姓重見天日。”

想到這湖州百姓,包大人不由得有些納悶,看看天色,正值白日,卻為何在城門前不見一人進城呢?包大人疑惑的望了望四周,卻發現這湖州的百姓不是不進城而是都繞道而行了?這是為何?明明這個城門近在眼前,為何要轉向繞行?包大人立即命王朝前去問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