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公孫故事引思考 借古喻今誰能明(1 / 2)

再說那小周勤急匆匆的趕赴考場,雖心係大哥之病,但知道自己也是幫不得忙,還不如早些做完答卷,早些出場。他本就是個心胸寬廣,做事隻求無愧之人,此時,到了考場倒也把心思放在了試卷上,接下來的時間裏不慌不忙,細心作答。做完了試卷上的詩賦之題,在看到策論之題目乃:論君王與百姓疏。想起自己自小失怙,苦難中長大,如今發奮讀書,得天子之能,給予參考之機會,不僅有感而發,洋洋灑灑的書寫起來:“夫君王者,百姓之君王……”一筆而就,一篇驚世之文就此產生。周勤答完了卷子,待人收卷之後,也就又回到了開封府。

先是見過了包大人,然後才回到客房,看望自己的大哥,見他還是在昏睡,但是臉上的氣色已好了很多,倒也放下心來。本想就這樣告別包大人,但是大人卻說好要等到放榜之日再走也不遲。想想也是。故他們也就在包府住了下來,一天天看著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好,小周勤也慢慢放下心來。時而在包府與包大人或是大哥談天,時而自己一人留戀於山嶽之中,倒也逍遙快活。

而大周勤因為沒能參加大考,總是有些悶悶不樂的,雖然自己兄弟或是開封府的人有時會來他這裏找他聊天,但是還是不能抹去他眼底的愁,心裏的憂啊,老天實在是對他太不公平。唉!大周勤在院內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遭遇,無意識的碾碎了手中的花,歎氣。

“周大哥,你又在哎聲歎氣了。小心未老先衰喲。”帶著戲虐的笑,一個清脆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周勤轉身,帶著絲無奈,看到來人,勉強的笑了一聲,“公孫老弟,怎麼,你公務忙完了?”周勤聽兄弟講過這公孫弘照顧過自己兩天,對他倒也親近些。

“是啊。這不,忙完了,這小鬼就來我這吵著要我給他講故事。小鬼,快喊人,叫周大哥。”

周勤這才發現,公孫弘身後怯生生的跟著一個小男孩,沒見過,“這是……?”周勤疑惑的問著。

“哦,周大哥,這幾天沒出過門,沒見過他。我來介紹,這是王丞相義女秦香蓮的孩子,叫冬兒。冬兒,怎麼了?快叫人啊?”

“周……周叔叔好。”冬兒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到眼前這個人,自己會如此膽怯,既想向前親近他,又有些害怕。所以,隻能躲在公孫哥哥身後了。

周勤好奇的看了看這個孩子,看他既怕得躲在人身後,可又時不時地伸出頭來看自己一眼,也感到有些好笑,搖搖頭,大人的失落還是不要表現在孩子麵前,故而收起了自己的傷痛,露出慈愛,“冬兒,乖。”

“周大哥,別介意啊。這小鬼平時可不是這麼認生的。不過冬兒,怎麼我讓你叫我叔叔,你不叫,這讓你喊哥哥了,你倒叫起了叔叔。跟我作對啊?”公孫弘好奇的問著冬兒,看到冬兒越來越不好意思地直往自己懷裏鑽,才放過他。

“嗬嗬。好了,放過你了。冬兒來,哥哥給你講故事去。對了,周大哥,一起來啊。我保證我講的比說書的要好,而且你絕對沒有聽過喲。而且你的學問高,你也可以給冬兒講個的。”公孫弘不留痕跡的看了看周勤手上的殘紅(那是剛剛他碾碎花朵留下的),知道他還沒有想通,故邀請他來聽故事,不要獨自一人想事情,鑽牛角尖。

周勤本想搖頭,但是偶然間看到了冬兒的眼神,那個眼神裏,除了怯怯外,竟還有一絲“期待”,他是想讓自己留下了?!嗬嗬,真是個有意思的孩子呢。看到公孫弘在院子裏的石桌旁坐下後,周勤也做了下來,也好,暫時忘了也好。

公孫弘坐在石椅上,先是看了看周勤,恩?講個什麼故事呢?想了想,決定了內容,咳嗽一聲,“冬兒,你先回答我,你有困擾你的問題嗎?”冬兒被問的一愣,搖了搖頭,“嗬嗬,今天我就給你講個有問題困擾的皇帝的故事吧。注意聽喲。”公孫弘說這話時,雖然是對著冬兒說的,但是眼神卻撇了一眼周勤,沒等冬兒表示,她就開講了。

“話說在上古的時候,有一年輕的皇帝,他一直為兩個問題所困擾:‘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是什麼時候呢?

以及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誰?’,他問了好多人,都沒有一個人給出滿意的答案。後來他聽說在很遠的地方有一個智者,就微服出訪了。這個皇帝啊,來到智者的簡陋的小屋前,發現智者正在地上挖著什麼。皇帝見到智者立即問出了這兩個問題,智者卻讓皇帝先幫忙挖紅薯然後一起煮湯喝。這位年輕的皇帝以為這是對他的考驗,就照著他說的讓人做了。然後他和老人一起呆了幾天,希望能得到答案,但是智者卻沒有回答。最後,皇帝對自己和這個人一起浪費了好幾天的時間感到非常非常的氣憤,表明了身份,宣布智者犯有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