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這又是一筆大進項了……”
落峽村生存不易,因為地裏原因,冬天特別冷。每年莊稼隻種一季,秋收過後就不能種莊稼了,種了也都凍死了。所以落峽村附近的村民都習慣性農閑的時候出去找進項,有的是在鎮上打零工,還有的則是跑遠點去縣裏出苦力,總是要多添些進項讓屋裏老婆孩子都能吃飽穿暖的。
但是打零工哪能比的上去山裏打獵?隨便打個獵物都能賣好幾兩銀子。也難怪有很多村民眼紅了,可是讓他們自己去又沒有那個本事,所以說人心都是複雜的,紅眼病更是到處都是。但是落峽村裏的村民都本份老實,頂多就是嘴上說說罷了,心裏倒不會起什麼壞心思。
“四弟下半年的束脩又要交了,好不容易打下這個大東西,準備換點銀子,給四弟交束脩。”楊鐵柱老實的解釋道。
是呀,楊家雖說家境在落峽村裏算得上不錯的了,但是別人家還養了個花錢的‘秀才’。這樣一想,旁邊的村民頓時心裏平衡了。這些七大叔八大嬸們相互交彙了一個詭異的眼神……
“哎呀,鐵柱真是孝順呀,成天就知道累死累活給家裏賺錢。”
“就是就是,你娘也是的,也不知道操心給你說個媳婦兒。”
“都二十好幾了……”
“是呀是呀……”
楊鐵柱聽著旁邊這些八卦婦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無語的苦笑了下,抹抹臉,沒有吭聲,隻是沉默的大步趕著路。
遠方的天空隱隱傳來一聲鷹啾聲,響破天際。
******************************
等落峽村一幹村民趕到集市的時候,集市上已是人聲滾滾,非常熱鬧。
有賣自己種的菜的,自己手藝編織的籮筐的,雞蛋、豬肉、豆腐、米麵的比比皆是,還有的人更是從鎮上進了一些粗布布料過來賣……
像這種五天一次的熱集是附近十裏八鄉村民自發組織的,為的是方便大家彼此交換或者買賣一些自家產出的東西。自己可以賺些銀錢,也方便了大家。
這種集市和鎮上的集市不一樣,東西不是很全,但大家圖的也就是一個方便。畢竟去一趟鎮上可是要走上整整一個時辰的。
大家也不講究,都是在地上攤個麻布袋,把自己的東西往上一扔,有什麼別人需要的,自然有人上來問價。
落峽村村民三三兩兩的找了空地,把自家的東西放下。攤開麻布袋,將東西擺了上去。
楊鐵柱站在旁邊也占了一處空地,不過他並沒有抱著在這裏就能把這頭野豬賣掉的希望,在這種鄉下地方,很少有人會一頭整豬的買,都是一斤兩斤的買賣,還都是些處理好的豬肉。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比方說附近有什麼地主家要辦酒席的,或者鎮上大酒樓要買些山貨但是鎮上的集市沒有,才會上這裏碰碰運氣什麼。
楊鐵柱準備在這裏擺上一會,再等一會沒人來買的話,他就抗到鎮上找家酒樓買掉算了。
就是賣給酒樓價錢要在市集上賣低上那麼一些些,畢竟別人買的多,壓壓價也是正常的。
旁邊其他擺攤賣東西的一看到楊鐵柱肩膀上的那頭大黑豬,都是直咂嘴的,不知道是在感歎這男人力氣大,還是那頭野物看起來很嚇人,也有些人七嘴八舌問他怎麼沒有刨開來賣,這樣一整頭的賣很難得賣出去的。還有的則是遺憾的說要是能刨開來賣,他們就買上一斤回家給老婆孩子解解饞,畢竟野豬肉比家豬肉可是要好吃的多,肉也瓷實……
楊鐵柱一邊應付著眾人的七嘴八舌,一邊找旁邊熟悉的村民要了一塊破麻布袋,準備攤在地上把野豬放上去。畢竟他再力大如牛,扛了這麼久也是有些累了。
市集另一頭突然驀地哄了一聲,嘈雜起來,也不知道在鬧著什麼,圍了一大群人。
一些準備買東西的村民價也不問了紛紛往那邊擁去。
正準備將野豬放下的楊鐵柱一愣,抬眼望了過去。
那邊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好多人,一群人嘰嘰喳喳的議論著什麼。
一個炸雷似的聲音突然響起,響徹整個市集。
“賣媳婦嘍,賣媳婦嘍………還沒有娶到婆娘的漢子們趕緊過來看看呀,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這一下連擺攤的人們也跳了起來,紛紛圍了過去。楊鐵柱索性也不把野豬放下了,順勢一抗,也跟了過去準備看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