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峽村的地分幾等,上等田12兩一畝,中等田8兩銀子一畝,下等田一般沒有人出來交易,也沒有人會買。
這個價格是正常情況下的價格,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幹擾的情況下是這個價錢,一般浮動不大。
像此時,因為徭役事情,大家都急著要用錢,所以地價壓得很低,市價平均每畝地便宜了二兩銀子。
甚至還有些黑心地主壓低了一半的價格收地,就等著有些農民熬不住了,把地賤賣出來。
不過這些都和楊鐵柱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他們之所以會打聽市價,也是為了判斷多少銀子買回來比較合算。
商定以後,第二天楊鐵柱就和聶二堂嫂去看了她娘家的地。她娘家要賣的地也不多,準備賣掉三畝,留下十來畝以後過活。
因為是親戚,楊鐵柱就用了比市價高一兩的銀錢買了三畝回來,期間聶二堂嫂娘家人的千恩萬謝,在這裏就不一一敘述了。
其實昨晚在楊鐵柱和夏大成等人的計劃中,沒有準備想買外村的地,因為不好管理,也不好打理。可是畢竟是親戚,求到門上了,不買也不好。
林青婉算了一下手裏的銀錢,所有現銀加起來差不多五百兩。按目前地價來算,差不多可以買五十畝的上等田。楊氏和楊鐵根兩口子,也根據手裏的銀錢準備買些地回來。
昨天夏大成也給他們算過了,現在買地隻會賺不會虧。畢竟價格要比平時便宜二兩銀子,就算以後再賣出去,也不會虧本。
至於說發‘民難財’什麼的,就不要說了。畢竟他們不買,還有那黑心地主等著大家都熬不住時候收地的,到時候價格隻會壓得更低。
可是你也不能說黑心地主做的不對,因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人家也沒有強迫你。而他們現在做的跟那地主差不多,唯一有區別的就是他們是按市價收,也不壓價,所以要心裏安慰很多。
打算是很好,可是明裏也不好大張旗鼓去收地。因為村裏人太多,他們手裏的銀錢有限,所以隻能暗中行事了。
楊鐵柱他們把身邊稍微親近一些的人發動起來,選那為人厚道的人家收地。
被收地的人家一聽說有人收地,還不壓價的,紛紛大喜過望。也不計較地價比平時低了,都是千恩萬謝把自家的地賣了。
有賣多有買少的,在落峽村楊鐵柱攏共收了35畝上等田和20畝的中等田。楊氏家和楊鐵根家也分別收了10多畝的上等田和若幹中等田。其中大部分是落峽村的,一少部分是外村的田。
對於田的處置,楊鐵柱他們也早就規劃好。還是賣地的人家種,區別就是以佃的方式,每年交六成地租。
對於那些家裏地少賣了地發愁日後生計的人們,這不亞於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大家都是千恩萬謝,感激涕零。
不過因為楊鐵柱他們事先交代暫時不要往外透露,所以收地這事外麵的人知道的很少。
大家也能理解別人的這種做法,人家家裏也不是大財主,隻是因為做生意賺了些錢,看同村的人急得火燒眉頭,好心給大夥兒幫幫忙。別人銀錢也有限,如果這事漏出去,不是讓恩人家為難嘛。
是的,恩人。
每次聽到有人這樣感激涕零的稱呼他們,楊鐵柱等人心裏總會覺得有些窘迫。畢竟自家的心思也沒有那麼純良,也是因為能不虧銀子反而還能賺些,才會出來收地的。
當然收地的最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能幫助一些無助的人,這點也是不能撇除的。
……
當所有的家當都換成了田契,大家都有些失落又有些滿足。
失落的是好不容易攢了那麼點銀錢,一下子沒有了。滿足的是,換了田契也不差,畢竟這裏的硬通貨,除了金銀,也就隻有地了。
因為手裏的銀錢完全揮霍一空,本來打算到別處開小作坊的計劃也隻能擱置了。大家隻能老老實實的在家裏,維持著眼前的生意。順便安慰自己,沒事沒事,錢總是賺不完的,人命還是重要一些。
征召兵役的截止日期終於到了,落峽村哭聲一片。
雖然有很多人家因為楊鐵柱他們收地的行為,讓家裏孩子得以保全。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家,因為種種考量沒有舍得賣地,又或者沒有地可賣,隻能揮淚送服役的家人走。
那一天,楊鐵柱兩兄弟和楊氏一家都緊閉大門沒有出去。那種悲傷的環境不適合他們這些僥幸的人去觀看,去了除了徒增傷感也沒有其他。
……
服役的人走了,整個落峽村仿佛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天也開始漸漸的冷了起來,昨天甚至下了一場小雪。
平日裏在村裏走著,總是可以碰到一些村民,不管說不說話,總是可以感覺到一片生機勃勃的,可是現在在村裏道上走著,即使碰到行人,也都是低著頭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服役的人走了,似乎連村裏的生氣也帶走了。
可是日子還是得過著,也許過些日子,時間就能衝淡了悲傷。
……
楊家那裏。
從何氏下葬以後,楊家就仿佛進入了安靜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