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96章(1 / 3)

從那天開始,楊鐵根就真把姚氏供了起來,啥活都不讓她幹。連飯都不讓她做了,自己也開始和楊鐵柱那樣學著做飯起來。

鄉下人家雖然沒有所謂的君子遠庖廚,但是男人都是不進灶房做飯的,楊鐵柱兩兄弟這樣,也說明兩人的媳婦改造的好,而且男人也知道心疼媳婦。

姚氏不幹活了,小作坊那裏就緊張了起來。楊鐵柱每日也不在屋裏幫忙帶孩子了,也去小作坊那裏幫忙。

可是他畢竟是個男人,平日裏自己身上事兒也多。例如曬辣椒、胡椒、花椒之類的,還要忙著調製十三香,做送到酒樓的涼菜。現在天氣不熱了,冰倒是不用做了,但是事也不少。

小作坊那邊成日裏指著楊氏、周氏還有姚氏三個主力灌製臘味鮮,本來就有些捉襟見肘,這麼一來,更是忙得厲害,直接供貨都成問題了。

楊氏還有周氏為了不影響供貨,晚上都不帶歇的,非要把臘味鮮灌製好了再回家休息。楊鐵根和夏大成送完貨,也都去幫忙打下手。

林青婉也是清楚那邊的情況的,老這樣也不是個事兒,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請人。

可是到哪兒去請人呢?

他們這點生意一直瞞著村子裏其他的人,一來是想藏富,二來也是不想讓一些無聊的人成天惦記著。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不想把手藝外漏,畢竟臘味鮮這東西製作也就圖個稀奇,別人仿製不出來。

你以為沒有人琢磨這個嗎?

林青婉相信他們供貨的這幾家酒樓都琢磨過,這東西雖然不昂貴,但是每天能賣出多少,酒樓可是心中有數的。一天需要的不多,但是什麼東西都禁不起長年累月。沒人嫌錢紮手,誰都不例外。

隻是他們找不到可以把豬肉弄進去,又可以直接吃的‘容器’。

楊鐵根買豬小腸雖然不是什麼隱蔽事兒,但是林青婉相信他們一時半會兒琢磨不出來怎麼剝製腸衣。當然,就算腸衣可以弄出來,她手裏還捏著最關鍵的十三香的配料。

林青婉想了又想,總覺得不放心。最後幹脆不想了,直接拍板不請人買人。這裏可是封建社會,人口是可以經過買賣的。林青婉是怎麼來到落峽村的,她可是一直都沒有忘記。

林青婉把想法一說,夏大成也是挺讚同的。

買人比請人好,身契往自己手裏一捏,挑人的時候注意一下要挑老實的,其他的就不用操太多心。

這件事林青婉就交給夏大成還有楊鐵柱去辦,至於誰出錢,肯定是林青婉這個‘大戶’了。

林青婉家的錢都是她在管,這並不是一個秘密。隨著生意做大,錢賺多了,每次楊氏他們開玩笑都會說林青婉現在是個‘大戶’。林青婉喜歡留他們吃飯,也是因為大家都忙想圖省事,直接她做多些,大家一起吃完了事,也可以回去都好好歇歇。

剛開始留他們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是推,推不過才吃。後來吃習慣了,楊氏都會開玩笑說,行,咱們今天吃‘大戶’。

當然,這都隻是玩笑話。

事情一定,夏大成就和楊鐵柱去了鎮上找牙儈買人,可是去了兩趟都沒有碰到合適的人選。

雖說把身契一捏就不怕人蹦躂,但是大家的一致意見都是要挑好的,至少人要幹淨實在最好老實點的。畢竟他們現在也稱不上什麼家大業大,隻能說是開了一個小作坊,以後大家吃住都會在一起,選老實些的還是放心一點,最好是莊稼人,這樣幹活不墨跡。

林青婉也覺得這種想法很對,家裏還有個小奶娃兒,買個心眼不正不能幹活的回來可不行。

連著去了兩趟都沒碰到合適的,林青婉不免有些氣餒。正準備想說算了,這人不買了還是想想法子請人吧。

楊鐵柱又去了一趟,回來的時候領了一家子三口回來。

這一家三口是一對中年夫婦,還有一個14、5歲的男娃。三個人都是麵黃肌瘦,神情畏縮,衣著打扮行為舉止一看就是莊戶人家,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淪落到賣身的地步。

林青婉知道一般像這種不好的‘苗子’,在人牙子手裏都是會被磋磨的,經常吃不飽飯,更不用說經常被人牙子非打即罵了。

她當初在錢牙婆手裏呆的那些日子,錢牙婆手裏也帶過類似這樣的人,在車隊的最後幾輛車。她們還能有馬車呆,風吹不到雨打不到,這些苦力就隻能呆在用木條釘的木籠子裏了。一個籠子能關好多個,別說躺了,能讓你坐著就不錯了。

當初她也是自身難保,看到這一幕除了觸目驚心,也沒能有別的其他情緒了。

楊鐵柱把人帶回來後,林青婉就把他拉到一旁問了經過。

她這才知道這一家三口為啥會賣身為奴,原來這家人都是靠南方一個村子的莊戶人家,平時日子雖然過得貧窮,但也還過得去。誰知道今年南方那邊發大水,一夕之間,什麼都淹了。村裏哀鴻遍野,死了不少人。

更加禍不單行的是這一家三口中的小的,患了重病。沒吃沒喝兒子又患病,沒辦法,這一家三口隻好把自己賣給牙儈,想混口吃的順便還能拿到賣身銀子給兒子治病。最後兒子的病是好了,一家人也失去自由了。不過當時簽身契的時候,說好是一家三口不能分開,倒也一家人沒有分離。

林青婉後來從他們口中才得知,牙儈為什麼會和他們簽這樣的契,因為他們賣身的價格非常低,低到那些錢也僅夠治病。

怪不得有這麼一句話,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趁人之危,著實可恨!

因為一買就要買三口人,還老的少的女的都有。所以這一家人極其不好出手,最後兜兜轉轉跟著人牙子就來到了北方,然後落到了楊鐵柱手上。

楊鐵柱去牙儈那裏看人,牙儈就給他推薦了這三口。

楊鐵柱和夏大成看了人後覺得可以,反正他們是買人回來做活的,倒也不拘男女老少,隻要人本分就行。這一家三口一看就是本分老實人,又是莊戶人家,正合他們心意。

問過價格,說三個人一共隻要18兩。後來夏大成還了下價,給了16兩。

林青婉聽完以後覺得很是同情這一家三口,一場大水就讓人失去了家失去了自由。

果斷還是兜裏沒錢不行呀。

又問了這三人的姓氏。中年男人姓馬,中年婦人姓陳,那個男娃叫馬小亮。

林青婉很幹脆的就給人定了稱呼,這對中年男女看起來年紀不小,實際上也就不到四十的樣子,小的十五。男的就叫馬叔,女的就叫馬嬸兒,男娃還是叫小亮。

又和他們說,家裏活計不多,也沒有地,就是自家開了一個小作坊,所以他們平時隻用到在家裏和小作坊那裏幫幫忙就好了。他們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在家裏不用太過拘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