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柑者言
劉基
本文是一篇寓言體散文,由買賣一個壞了的柑橘這件小事引起議論,假托賣柑者的一席話,揭示了當時盜賊蜂起,官吏貪汙,法製敗壞,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yè)然,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jià)十倍①,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幹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biān)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xuán)外以惑愚瞽(gǔ)也?甚矣哉!為欺也。”
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sì)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嚐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pí)者,洸(guāng)洸乎幹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②?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③?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dù)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④。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lǐ)而飫(yù)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無以應。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⑤。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注釋
①賈:通“價”。
②孫:孫武,春秋時期齊國人,傑出軍事家。吳:吳起,戰國時期衛國人,傑出軍事家。
③伊:伊尹,名摯,商湯的大臣,曾助湯討伐暴君夏桀,建立商王朝。皋:皋陶(yáo),傳說中舜的司法官,以正直聞名天下,被譽為“中國司法鼻祖”。
④縻:通“糜”。
⑤東方生:東方朔,字曼青,西漢人,漢武帝的大臣,以詼諧幽默、善於諷喻著稱於世。
譯文
杭州有一個賣水果的人,善於儲藏柑子,經曆一冬一夏也不會腐爛。拿出來依然光鮮亮澤,質地像玉石一樣瑩潤,而皮色又金光燦燦。拿到集市上賣,價格是別人的十倍,人們爭搶著買。我也買到了一個,剖開一看,卻像有股煙塵直撲口鼻,再看它裏麵,幹枯得像破棉絮一樣。我很奇怪,就問他:“你賣給別人的柑子,是準備裝在祭祀的容器中,供奉神靈呢,還是拿去招待賓客呢?又或者是炫耀它光鮮的外表來迷惑傻子和瞎子呢?你這樣騙人也太過分了。”
賣柑子的人笑著說:“我賣這種柑子已經好多年了,我靠這個營生來養活自己。我賣它,人們買它,沒有人說過什麼,為什麼偏偏您不滿意呢?世上騙人的人多的是,難道隻有我一個人嗎?您也不想一想。當今佩戴兵符,高坐在虎皮交椅上,一副威風凜凜的樣子,像是要保家衛國的人才,他們果真像孫武、吳起那樣有韜略嗎?那些戴著高高的官帽,拖著長長腰帶的人,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很像是國家棟梁之才,他們果真能像伊尹、皋陶那樣建功立業嗎?盜賊四起卻不知道怎樣抵禦剿滅,人民困苦卻不知道怎樣賑濟解救,官吏狡詐卻不知道怎樣挾製禁止,法紀敗壞卻不知道怎樣整頓治理。白拿俸祿耗費國庫而不知羞恥。你看他們,坐在高堂上,騎著高頭大馬,沉醉於美酒,飽食著肥鮮美味,哪個不是威風八麵令人望而生畏,氣勢顯赫而不可一世?然而他們又何嚐不是外表如金玉一般,內裏卻是破棉絮呢?如今您對於這些事視而不見,卻專門來挑剔我的柑子!”
我沉默著無言以對。回來後細細思量他的話,覺得他好像是東方朔一類滑稽詼諧的人物,莫非他果真是憤世嫉俗的人,是假借柑子來諷喻時事嗎?
一文一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