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修煉,“見好首次麵”(5)(2 / 2)

眼神,要透露出自信

自信和自負一字之差,而詞義卻相差十萬八千裏,但它倆又是好兄弟,搞不好就由自信變得自負了,自負也偽裝成了自信。所以這個時候看人的眼神就大概能知道這是自信的人還是自負的人。因為人的眼神是最有效最有說服力的表現方式。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文學家孟子就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xiong中正,則眸子瞭焉;xiong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說,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的醜惡。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閃閃。所以,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注意觀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惡真偽能往哪裏隱藏呢?交往中眼神會傳遞相互之間的情感和態度,視線接觸本就是一種深刻的心靈的交流。然而,在很多的交流中,特別是認為己不如人的時候,常有人不敢正視別人的目光,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選擇逃避,如東張西望、低頭等,以至於被人誤以為是不真誠和沒禮貌的表現!還有一些時候他們則表現出相反的方式,目光咄咄逼人,很強勢,看得別人不自然,讓人不願繼續交流,過度的自信成了自負。這兩種都是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缺乏真正的自信的表現,它們都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第一天進入機關與人交流時,目光一定要正視,不要眨眼,不要眼神飄忽,更不要目光呆滯。最忌諱目光閃爍,盯住對方或逼視、斜視、瞟視。這會使對方產生不信任感。與人交談時應始終保持目光接觸,表示對對方很尊敬,對話題感興趣而左顧右盼則表示不感興趣。也不要不看著對方說話,那麼就會讓人感覺是藐視,或者是心不在焉。還有就是隨著話題和內容的轉變,目光應作出及時恰當的反映,或喜,或驚,用目光會意,使整個交談融洽和有趣,而不是了無生趣。交談結束時,目光輕輕地抬起,表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