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借口,“我不行”能變“我真棒”(4)(1 / 1)

“我就是這樣,拐不過彎來。”

“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我確實不如別人靈活,學起來總是很慢。”

“這可不怪我,我是真的想不到!”

這些話背後的潛台詞其實是:“我不行,不夠聰明,所以你們別對我有那麼多、那麼高的要求,雖然我做得差一點,但也情有可原。”

有了這樣的借口,我們就心安理得允許自己慢進步,甚至不進步,允許自己遇到問題不動腦筋,出了差錯也不去反省。

但你有沒有想過,在職場中工作的人,並沒有幾個人真是傻子!論聰明,大家都相差不多,就算你真的比別人稍微笨拙一點,也別把所有責任都推到“自己不夠聰明”上。

我們常常說“勤能補拙”,而“勤”的前提是什麼?那就是認真。

毛澤東講得好:“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是最講認真的。”

一兩認真甚至勝過一斤聰明。有了認真的態度,聰明的人能如虎添翼,即使稍微笨拙的人,最終也可能成功。

自從電影《天下無賊》上映後,大家都認識了草根演員王寶強。如今他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一個普通的農民,沒有接受過任何影視方麵的正規訓練,怎麼就能成為大明星?

在電影《巴士警探》裏,王寶強第一次接了武打戲,任務是做男主角的替身。

眾所周知,動作片的替身危險性非常高。王寶強要做的動作是從一架兩米多高的防火梯上直接摔到堅硬的水泥地上。想想這麼危險的動作,他的腿都顫抖了。

換了很多人可能就放棄了:不就是一個替身嘛,既發不了財,又出不了名,何必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還有一些人可能會這麼想:摔就摔吧,反正這裏麵有很多小技巧,真摔假摔觀眾也不會那麼在意,我又不是主角,那麼賣命做什麼,能湊合過去就行了。

如果要找,我們可以給自己找出千萬個借口。

可王寶強不這麼想,既然接了這個活兒,自己就有責任做到最好。

第一次他摔下來,導演不滿意,說動作不到位。又摔了第二次,還是沒有過關,這時的王寶強已經渾身疼痛,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他都是實實在在地摔在地上。也不知到底摔了多少次,導演終於喊了“OK”。

這時候,王寶強趴在地上動都不能動了。

這件事讓接觸過無數替身的武術指導也不禁十分感慨:別人都是假摔,惟有王寶強不一樣,不僅真摔,而且為了拍出最佳效果,一次比一次摔得厲害。

從那以後,王寶強的名聲慢慢在圈子裏傳開了,很多導演都知道他做替身非常認真,從那以後,他的活兒就一個接著一個。從替身到配角再到主角,就這樣,一步步贏得了人生最大的機遇。

通過這件小事,或許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王寶強能從一個農民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而有些資質比他好、起點比他高的演員卻一輩子都默默無聞。

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說道:

“你拚命想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就不再是別人的對手,說得更確切些,別人也就不再是你的對手了。不管是誰,隻要下了這個決心,他就會立刻覺得增添了無窮的力量,而他的視野也隨之開闊了。”

論學曆,王寶強文化程度不高,剛開始拍戲的時候,甚至還要在台詞上注上拚音;論表演經驗,他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等於從零開始。不僅如此,外形上他也不突出,跟帥氣挨不上邊。

這樣看起來,他似乎有太多不努力的借口,但他從未對自己說過:“你那麼笨,什麼都比不上別人,還做什麼明星夢,趕緊回家種田去算了!”

所以,別以“我不夠聰明”為借口不去努力,更不要以“我夠聰明了”為借口去拒絕奮鬥。

要成功,認真比聰明更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