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幸的孩子,住在沱江邊上。他人生最早的印象,便是那深深的河水,尤其是夏天,一旦洪水來臨,河灘上的綠樹便被淹沒,渾濁的河水甚至能夠漫進房門。這時,父母就把不能行走的孩子安置在用杉木或楠竹架起的棚子上,旁邊放上幾個小盆。那時,他對這一切並不感到懼怕,大人一去上班,他便爬進盆裏,去街上和同伴們在漫道街上的河水中漂來漂去地玩耍,非常高興,一直玩到天黑,甚至連吃飯都忘了。他家的那條街地勢低窪,無論春秋還是夏季,幾乎年年遭水淹。為了躲避洪水,他們經常搬上河堤去住。等到河水退去,他們再搬回家中,年年如此。
為什麼要經常搬家呢?孩子不解地問大人。大人語重心長地說,搬家是為了躲避洪水,不會被淹死。
看著哥哥姐姐們背著書包上學,他覺得非常有趣。他自己在家的時候,經常找來紙和筆,寫寫畫畫,見什麼畫什麼,有時還挺像。6歲時,他畫了一隻小蝦,母親看到後,驚喜不已,拿著他的畫到街上讓街坊看,跟街坊說,我家的孩子多聰明啊!
7歲時他上學了,學校離家差不多有一裏路。哥哥姐姐和街坊鄰居輪流背著他上學放學,不管天氣如何,總有很多同學和他在一起。同學們都把他當親人,他至今還記得那些背過他、抱過他的小夥伴,並且還記得那些小夥伴的名字。
那些小夥伴支撐著他,讓他從少年走向了成人。
但是,令他遺憾的是,盡管成績很好,他仍然沒能升入高中。因為在當時,對於雙腿殘疾的青年來說,上大學純粹是幻想。
升學無望的他為了生活下去,決定學習一門謀生的手藝,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於是,他讓朋友買來維修鍾表的書籍和工具,自己一個人在家裏拆裝父親拿回來的廢手表和鬧鍾,反複拆裝,仔細琢磨,從早到晚都沉浸其中。
他是一個非常認真、喜歡琢磨的人。他學修鍾表完全是自學,可謂無師自通。某天,當他在街上擺出自己的鍾表修理攤時,很多同學和街坊都說,隻有幾個月不見,你便學會了一門手藝,真是不簡單!他的鍾表攤一幹就是6年,在當地慢慢地小有名氣了。
他不但精通修表手藝,而且還具備藝術天賦。這要感謝父母給了他一副好嗓子。他會唱歌!因此他的周圍聚集了很多的朋友,因為他唱的歌酷似歌星。上小學時他就特別喜歡音樂課。不管什麼新歌,他隻要聽上兩遍,就能演唱,而且樂感很好,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為了鼓勵其他同學,老師有時就讓他當領唱。他不但歌唱得好,口琴也吹得好,而且還會拉二胡。老師當麵經常這樣評價他,這孩子學什麼像什麼,真的是個天才。但是背地裏又搖頭歎息:可惜是個殘疾人!
但他覺得自己並不缺少什麼,尤其是他發現自己會唱歌之後,他的信心更足了。他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父母為他買的一個立體聲收音機。他總是翻來覆去地聽,漸漸他知道了一大批歌星。於是他總是在家裏放開嗓子,縱情歌唱。由於他越唱越熟練,朋友們聚會時,街坊鄰居辦喜事時,總有人請他高歌一曲,這時他深深體會到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一年家鄉舉行歌手大賽,沒有事先報名的他直接進入了決賽並且獲得了特別獎。第二年,又獲得了大賽冠軍。他深深地記得,第一次亮相舞台時他是搖著輪椅被工作人員推上舞台的,當時,一種豪邁的激情激勵著他,讓他越來越自信,越唱感覺越好,台下觀眾熱烈地鼓掌,他眼含熱淚,一次又一次地謝幕。
他成功了!
勵誌感言
身體的殘疾並不可怕,隻要心靈堅強,人生就會充滿意義並獲得成功,麵對殘疾的身體,是自暴自棄還是堅忍不拔,將導致完全不同的人生。意誌薄弱的人往往消沉下去,而堅韌不拔的人,則會勇敢地麵對人生的嚴峻挑戰。無數事實表明,隻有對自己充滿自信,勇於麵對挫折,勇於迎接挑戰,才能見到人生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