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昨日,你會發現,你隻記得,那些動起來的畫麵,那些你到過的城市,那些你身體力行到過的地方,那些你辛辛苦苦耕作的地方。
那些你親身經曆的氣息,
而其他的一切,比如,大學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你還記得多少,小學裏,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內容你還記得多少。
這些你都是不記得的,你隻記得那些動起來的畫麵。
那麼為什麼呢?
為什麼人對這些身體力行的印象深刻,而對那些口述,印象不深刻呢?
有沒有想過?
那是因為身體力行是多種感官的參與,你去某個地方旅行,你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腦到觸覺到,
而你聽老師講一堂課,你隻有耳朵到,其他腦子,手,心,觸覺,味覺,等等,一概都沒有到。
這就是為什麼你經常記得旅遊時的情形,而從來不記得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
講到遊戲,為什麼這麼多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呢。
那是因為玩遊戲,需要眼,耳,手,腦,口,多種器官的參與。
比講課多了很多個器官。
所以玩遊戲讓人印象深刻。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控製欲,參與欲,動作欲,交流欲,成就感,任何人都渴望融入集體,而遊戲恰恰滿足了這些欲望,所以才令人著迷。
有些部分人還有指揮欲。
控製欲,很好理解,就是使用工具,指哪打哪的意思。
參與欲,就是別人在做一件事,你也想要一起做。
動作欲,人們喜歡動,普通人不是軍人,難以做到靜止,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有想動作的欲望。
交流欲,人類每一個個體,都是孤獨的,都有想與別人交流的欲望。
成就感,很好理解,不多說。
你想想看,在一個課堂上,相比講台上一個隻會說的人,和手機裏一個在你的控製下,會動會跳,能上天入地,還能和別人交流,完成任務還有獎勵,
哪個更有吸引力,不用多說了吧,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遊戲盛行的原因。
而從課堂類比裏,我們也發現,同類競爭下,遊戲也是一部書籍,一部需要多種器官參與的書籍。
遊戲吸引人,是因為多種器官的參與,而課堂不吸引人,是因為單一器官。
把遊戲類比書籍,不是因為它多重要,而是既然它常在,那為什麼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研究它,學習它,方能更好的破解它。
你想想看,把遊戲當做一件神秘的事物,模糊地防範好,還是把遊戲當做一個已知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防範好。
你再想想,一本很有趣的書籍,如果你已經全部掌握它的秘密,再叫你看,你還看得下去麼,
遊戲,當做書籍,是因為常態,不可避免,那我們為什麼不能更好的利用它。
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學習它好的一麵,
人類是最擅長學習別人優點的民族。
接下來,本書將會舉例多個遊戲類比書籍的角度,來看待遊戲的真麵目。
成熟的,不成熟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