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記得古時候見著尊長要行禮,慧情為怕唐突,也不管身體如何,忙忙要起來,被那老太太叫住,道:“快別起來,看頭暈。”說完緊行兩步,扶住慧情。慧情抬頭來看,隻見這老太太慈眉善目,極有富態,周身氣派不同,便知是榮國府史太君,現世稱“賈母”,亦是迎春之祖母,之前那王太醫就是她請來的。那賈母不知所臥之人並非迎春,乃他人所替,隻是坐在褥子上,拉了她的手問:“我的兒,今日可好些?”
慧情聽見這話裏頭慈愛非常,言語眼中盡是疼愛孫女兒的關切,很是喜歡她,便道:“好多了,多謝祖母關心。藥吃過,已無大礙。”那賈母聽了,又問了房裏的丫頭婆子們,都說果真比昨日好了,這才放心。
因怪慧情道:“你這丫頭也是,圖省事圖到這裏來了,若不是發現早了,還不知怎麼樣。這怕事兒的性子從今兒可改了吧,油吞個這樣,險害了性命!”慧情忙答應。又說了兩句話,忽而賈母又想起什麼,對司棋道:“她父親今日可來了?”話說完,司棋道:“未曾見大老爺來過。”這一說完,賈母便叫了丫頭往那東邊的偏院去傳話,道:“就說是我說的,沒良心的混賬東西,病了這個模樣,也不說請醫看病,竟撩了不管。這麼大歲數還由著性子鬧,成日和小老婆廝混。就忙得這一時!”
這話說完,周遭人曉得是動了氣了,忙來勸撫。那老太太身邊的中年婦人忙道:“大老爺原是請醫過的,隻是未見效才稟告了老太太。大暑熱的天,老太太不要氣壞身體。”這才勸好了些。
慧情見這老太太這般關心自己,有些感動,便道:“老太太莫急。迎春已無大礙,這幾日就能好。”
賈母想著迎春病中,兩日米粥未進,因問道:“想吃什麼?我讓人給你添了送來。”慧情聽了,果覺腹中空空,饑餓難耐,又因才醒,不好吃油膩,便道:“謝祖母關心,要些白粥便好。”賈母便忙叫人去做。
及送粥飯來,賈母親自來喂上了兩口,慧情感恩不盡,隻道好吃,隨即不敢再勞煩賈母,自要了碗來。誰料,慧情雙手才沾上瓷碗,那粥內便忽而飄出一股奇香,連王夫人亦忍不住道:“什麼味道如此香?”眾人隻聞著香氣,卻不信是那白粥裏飄出來的,還四處去尋,有說後巷傳來的,有說廚房傳來的,隻有慧情記得眾仙姑所贈神技,忍不住往自己的手打量。待嚐那粥與醃製大頭菜,竟比前世所品過的一些佳肴還要強上許多,鮮美無比,慧情方曉得果真是應了神跡。
而這香氣也引得賈母嘴饞,後因猜著是粥香,忍不住將那還有的要了一小碗來嚐。慧情見賈母要嚐,親自侍奉,那粥過了慧情之手便換了一翻天地,賈母嚐後,怪道:“怎麼這樣好吃?今日廚房是誰?”丫頭婆子們聽了,忙叫人來,卻隻說未曾有什麼妙法,或因煮粥火候掌得好。賈母不信,又叫新煮了一碗粥,並鮮切鹹菜來,卻因不經慧情之手,終究卻沒了那般味道,因而奇道:“怎麼又不那樣好吃了?”眾人皆無話,唯獨慧情曉得緣由,隻是不能說。
因那新煮的白粥喝了甚是無味,賈母隻嚐一口便放下羹匙,不再提它,隻叫廚房晚間再做一回送到自己房裏去。又見慧情氣色漸好,賈母稍稍說了些家話,及身子倦了便起身離去,走前萬般囑咐,若有什麼要及時來報,司棋等丫頭一一應下,不在話下。
知曉連賈母對自己都未曾起疑心,慧情是徹底放了心了。隻是待賈母王夫人離去,她又覺得奇妙起來。莫非所有菜蔬,不管味道如何,隻要經自己的手一摸就能變得美味非常?果真如此的話,倒也太便宜了。因而躍躍欲試,叫司棋取來生的菜蔬到自己房裏。
司棋不解其意,隻是讓婆子們備下,弄了一碗青菜一碗生肉和一枚生雞蛋。慧情忙起身去取了一片菜葉來放到口中。隻是未及細品,她眉頭一蹙,道:“好難吃。”便緊忙丟下。司棋瞧見了,忍俊不禁:“姑娘想是沒吃飽,怎麼撿生的吃?”這話說得慧情一時無言,隻是心裏思忖:“原來不是我想的那樣,並非隻要經我的手碰就能入口,看來這裏麵另有玄機,還需要慢慢琢磨。待有機會詢問眾仙姑一番才好。”
也就不再拿那肉和那蛋來嚐,隻叫送下去,待來日再說。又想起太虛幻境眾仙姑的囑托並之前對賈母有了敬愛之意,便認真思索要從何做起方能保住賈家榮華。偏在思索之時,遠處又有人聲傳來。
未知是誰,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