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幸運的,有那樣偉大的母親,而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收獲的不也是種幸福嗎?肯定和鼓勵的力量溫暖著母子二人,也感動著我們。要及時表達你的讚美,讓對方覺得前行的路不再孤寂,很多時候僅僅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縷微笑、一個動作,就會驅散心中的陰霾。
大拇指
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天天爭吵。大媽經常嚎啕大哭地數落大伯:“我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你到底要我怎麼樣啊!”
大伯六十八歲時,突然得了腦血栓,癱瘓在床不能動了,說話也含糊不清。大伯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是還不能行動自如,說話也還是不清楚。自從大伯病倒後,兒女們輪流在他身邊伺候,可就是伺候不到點子上。最後還是大媽過去幫忙,才讓大伯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伯第一次用深情的目光看著大媽,嘴裏說著什麼。大媽把耳朵貼近大伯的嘴邊,大媽聽了大伯的話,表現出很激動的樣子,還流出了眼淚。在場的人都很納悶,有人就問大媽怎麼了,大媽嗚咽著說:“他說就我伺候得好。四十四年了,我總是伺候不到他的心眼裏,就為這我受了他多少打罵啊!那年因為我做飯做糊了,被他打得一個多月起不了床,我的心都涼透了。要不是為了幾個孩子,我真想死了算了。可今天他終於說了句讓我心暖的話……”說著,大媽竟然俯到大伯身上“嗚嗚”地哭起來。在場的人也跟著大媽流了淚,大伯的眼角也濕濕的。
自從大伯說出了那句讚美的話以後,就失去了語言功能。可是大伯每天都艱難地對大媽伸大拇指。有了大伯的讚美,大媽對大伯伺候得更加細心周到了。她端屎端尿地伺候了大伯七年多。大伯對此也一直心存感激,直到他去世時,還伸著大拇指。在這七年裏,大媽說,總算過上了和睦的日子。
大媽給別人講起大伯的最後日子,哭得很傷心。大媽說如果大伯能早幾年對她說句讚美的話,那該有多好,可惜過去的時光是無法追回的。大伯對大媽使用了幾十年的家庭暴力,並沒能讓倔強的大媽屈服於他;而因為大伯的一句讚美話,竟然讓大媽至今還沉浸在回憶的感動裏。也許,大媽能忘記大伯對她的一次次家庭暴力行為,但她卻永遠忘不了大伯最後的那句含糊不清的讚美話。
生命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都是單程車票。我們活著就要享受生命的歡樂和煩惱,愉悅和孤單。在這個過程中,恰如其分的讚美會給人生帶來想像不到的溫暖和力量。美國著名作家詹姆士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讚賞。”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得深刻:“稱讚不但對人的感情,而且對人的理智也起著巨大作用。”上司對下級給予讚美,是對其工作成績的肯定,能鼓勵下級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果;同事對同事、朋友對朋友給予讚美,能使感情更融洽,友情更純真;夫妻相互讚美,可以增添恩愛,鞏固婚姻;父母不失時機,恰到好處地讚美子女,既激勵後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又可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一個笑容可掬、善於發掘別人優點總給予讚美的人,肯定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喜愛。這種人自然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十分愜意。享受生活,從學會讚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