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內心深處的願望(1)(1 / 2)

可以實踐的讚美

日本有一個叫江本勝的科學家,利用水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他把水放在不同的容器裏,分成不同組。然後,他和助手們每天分別對有的水組大加讚美,給有的水組讀書,給有的水組聽音樂,而同時對有的水組卻不理不睬,更有甚者,他們對有的水組進行詛咒。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用科學儀器拍下水的結晶圖形。結果發現,接受讚美和感謝信息的水結晶是最美麗的。他把所有的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水知道答案》。

無獨有偶,台灣的小朋友受到這本書的影響,按照日本科學家的實驗方法,用三個透明有蓋的容器裝了三碗飯。用“讚美它”、“批評它”、“不理它”的方式,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實驗。剛開始大家都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飯發黴是必然的物理現象,這與“讚美它”、“批評它”、“不理它”應該沒有什麼關係,而且發黴的程度也該大同小異。老師把飯碗放在教室裏,小朋友們每天對第一個“讚美它”的實驗飯說:“你真是一碗晶瑩剔透的飯。”對第二個“批評它”的實驗飯說:“沒水準。”對第三個“不理它”的實驗飯則視而不見,置之不理。頭一兩天,三碗飯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漸漸地小朋友們和老師發現,第三組“不理它”的飯最先出現了發黴的現象。之後,第一二組的飯也相繼發黴。不過第三組“不理它”的飯發黴的速度最快,黴變呈現偏黑色且有發臭的味道;第二組“批評它”的飯發黴狀況呈現綠色;最令人驚訝的是第一組“讚美它”的飯除了綠色的黴之外,還產生了一塊紫色的黴,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某足球隊教練將該隊隊員分成三個集訓小組,並在訓練時做了一個心理實驗。教練對第一小組隊員的表現大加讚賞,說:“你們表現卓越,配合度非常高,太棒了!你們是一流的球員。”他對第二小組隊員則說:“你們也不錯,如果你們運球速度再快一點,步伐再穩一點,就更好了。”而對第三小組的隊員他卻說:“你們怎麼搞的,總是抓不住要領,靠你們,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呀!”

其實,這三個小組成員的素質、能力都一樣。但是經過這樣一個實驗之後,結果第一小組獲得了最好的成績,第二小組次之,第三小組最差。

恰到好處的讚美,能相互激勵。當我們得到別人的讚美時,心裏很開心,並不斷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做得更好,一定不辜負他們對自己的期望。這時工作起來,幹勁十足。自己的創造力,自己的潛能這時也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做出自己初始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奇跡就是在這讚美之中,在相信自己之中發生的。但是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經曆,當我們的工作得到別人的否定時,心裏很沮喪,甚至會失去信心,會應付了事。

殘缺也是美

一位挑水夫,有兩個水桶,分別吊在扁擔的兩頭,其中一個桶子有裂縫,另一個則完好無缺。在每趟長途的挑運之後,完好無缺的桶子,總是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子到達主人家時,卻隻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子對自己能夠送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對於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它為隻能負起責任的一半而感到非常難過。

飽嚐了兩年失敗的苦楚,破桶子終於忍不住,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麼覺得慚愧?”破桶子說:“過去兩年,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隻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挑水夫滿有愛心地說:“在我們回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在山坡上,破桶子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這景象使它開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溫和地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子的那一邊卻沒有開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主人的桌上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花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