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一首歌唱過的那樣(1)(2 / 3)

就在這一年,“國粹唐”的老伴患了重病。她本人是家庭婦女,不享受公費醫療,而所需的住院費又十分昂貴。

巧就巧在“國粹唐”本人正在外地給一個剛出生的外孫賀喜,隻留下一個小女兒陪著老伴。“西洋呂”夫婦聞訊趕來了,將“國粹唐”的妻子送入醫院,一打聽住院費、醫療費,粗略估計需要四千元。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

“西洋呂”的妻子將“國粹唐”的小女兒摟在懷裏很嚴肅地說:“孩子,你得答應,今天的事,永遠不要告訴你父親。你要做不到,我家就不代付住院費了。因為你父親知道了,他是一定要償還的。而他,又沒有償還能力。這樣就等於救了你母親,卻又折磨了你父親。因此,你必須答應我們!”

一心想救母親的女兒,點了點頭。

“西洋呂”將這事做得很周全。他們不但拿出了自己一大半補發的工資,付了全部住院費,還“買通”了醫院,要他們開一張三四百元的收據,以便將來取信於“國粹唐。”

然而,手術沒有成功。

“國粹唐”匆忙趕回的時候,離妻子咽氣隻有十幾分鍾。

喪事辦完之後,“國粹唐”來謝“西洋呂”夫婦,並說所欠的“那幾百元錢”將每月從工資中省一些,半年付足。“西洋呂”夫婦沒有做任何說明,此後他們每月從“國粹唐”手中接過幾十元錢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表示。

(四)

“文革”結束,兩位教授尚不足離休年齡,又來上課了。

課上,雖然彼此之間不再“有意地”進行“攻擊”,難免在一不留神之中說些帶刺兒的話。對方了解到了,隻是一笑,親昵地說一聲“這老東西”,也就作罷。

兩個人在校內分別辦過畫展,規格很高,參觀者中不乏名人。但兩個人都不看重這些,而看中的是對方的態度。“西洋呂”辦畫展時,“國粹唐”做了展委會主任。他每日都穿著嶄新的長衫,胸前佩戴著“展委會成員”的紅布條,畢恭畢敬地站在展廳門口接待參觀者。“國粹唐”辦畫展,“西洋呂”也如此。

在這期間,“國粹唐”的兒女結婚,由“西洋呂”主持。“西洋呂”的小兒子結婚,也是由“國粹唐”操辦的。

兩個家庭的假日旅遊,更是形影不離。遇到爬山時,攙扶“西洋呂”夫婦的常常是唐家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而“西洋呂”家的晚輩人,都去搶著攙扶“國粹唐”。麵對一個好景致,兩個人都說可以入畫,“西洋呂”當然又把西洋畫的表現力標榜一番,“國粹唐”則大大強調國畫的特殊神韻。於是兩個人又小吵一番,最終又以互相嘟噥一句“你這老東西就是改不掉偏見”作罷。

(五)

又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

“西洋呂”離休後的第一年,被檢查出肺癌,住了小半年醫院。由於手術後發現嚴重擴散,他知道自己的死期近了。

彌留之際,他吃力地伸出手,一手拉起妻子的手,一手拉起“國粹唐”的手,對“國粹唐”說:“我這個家,往後缺了個一家之主,你來代我當吧……”

“國粹唐”跺著腳說:“這還用你囑咐!?”

“西洋呂”微笑著閉上眼睛。

此後,“國粹唐”每天下了班(因為他是係主任,延續到65歲才離休),總是先到“西洋呂”夫人那裏坐一坐,閑談半個小時,再回到自己的家。每年中秋、元旦、春節,他一家人都和“西洋呂”家人一起度過。

他第一次賣畫得了較高的酬金,就用之於出版“西洋呂”的畫冊。每年清明,無論是給“國粹唐”的老伴掃墓,還是給“西洋呂”掃墓,兩家的晚輩一個不能缺。

兩家的晚輩很現代,又由於友誼很深,他們把這兩位老人的感情也看在眼裏,於是商量把兩位老人“歸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