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 (提(14_54)(2 / 2)

(3)按邏輯關係

即所講的事情,如包含幾個方麵,就按它的某種內在機理來講。如:第5期訓練班學員陳先生所講的“談菜譜的愛好”,他就是分別從“菜譜本身物美價廉”、“菜譜本身就具有美感”、“讀菜譜可以鍛煉想象操作能力”以及“不必跑大江南北,便可享盡各地風味……”等幾個方麵來講述的,這樣聽起來,清楚明白,條理清晰。

(4)按聽眾興趣

即在一個主話題範圍內,緊緊圍繞聽眾的興趣點來談。如:第4期當眾講話訓練班學員高先生所講的“昆蟲與人類”這一話題,他一上來先說“我們人類應該向昆蟲學習”,談到了昆蟲的害羞心理,接著又談“昆蟲求偶的專一”,再接著他又談到了“昆蟲優於人類特點”,最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從此種意義上講,在當前倡導環保的形勢下,我們人類應向昆蟲學習!”一環扣一環,興趣點環環相扣,浪花迭起。這樣講容易扣人心弦。

(5)按故事情節

即帶有情節性的敘述,娓娓道來,不知不覺中將聽眾帶進你所表達的內容中。如:第一期當眾講話訓練班學員左先生所談的“個人對房屋裝修方麵的看法”,經過指導後,他的講話內容就帶有了情節性,一開頭他這樣說:“門依舊、牆依舊、屋頂依舊——就這樣,沒有裝修,我就搬進了新居。友人來訪,問:‘你怎麼不裝修一下?’我說:‘對裝修沒興趣。’對方又問:‘為什麼?’於是我向他講起了我大學時的李教授。”接下去是到李教授家與李教授的對話。最後便引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語言,“杯子並不重要,水好就行”。

要想提高這種敏銳的語言組織能力,平時要培養自己遣詞造句的良好習慣。主要的方法是多聽多讀,經常接受良好的語言刺激和薰陶。

所謂“良好”,是指語言的質量較高,既符合規範,又簡潔生動。有些尚未學過語法的孩子為什麼說話通順,頭頭是道呢?因為他從大人的言談中得到了良好的刺激和薰陶。學校裏各年級的語文課為什麼要學許多經典範文呢?因為這些經典範文正是遣詞造句、組織語言的示範。

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為什麼大都得益於大量的課外閱讀呢?因為大量的閱讀有利於培養敏銳的語感。我們說的話,書報上印的文章,句子的數目是無限的,可是句子構成的格式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多聽多讀,經常接受符合規範、質量較高的語言刺激,那麼無形之中,我們就會養成一種敏銳的遣詞造句習慣,語言組織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