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就要有一人血濺當場,會議室大門呼啦一下被推開,一個外國人走了進來,正是和楊威有過一麵之緣的莫理循。
看見場中情況,莫理循不禁一愣:“你們幹什麼呢?決鬥麼?”
外國人的麵子可比中國人的麵子大的多,這莫理循是袁世凱麵前的紅人,連袁世凱跟他說話都客客氣氣的,他在段祺瑞麵前一站,板著老臉像個刻板的老祖父:“你這是在幹什麼?楊我認識,是個正直的有才華的年輕人,難道你有權力隨意槍斃一個財政次長麼?在我的國家,決鬥是公平的,如果你們是決鬥,兩人都應該有槍,那我就不管了!”
段祺瑞格外尷尬,莫理循雖沒什麼權力,不過是個政治顧問罷了,可他資曆深、威望重,作為一個洋人卻在中國人中深受尊敬,不但是袁世凱,連老百姓也一樣,把王府井大街改稱為莫理循大街。
他總不能先把莫理循殺了吧?那自己肯定要陪上一條命,作為袁世凱的心腹,他深知袁世凱必定會這樣做。
看見有莫理循攔架,陸征祥、周學熙等人才上來勸架,陪著笑臉把段祺瑞勸了回去,段祺瑞一邊走一邊罵罵咧咧:“媽的,胎毛未褪,乳臭未幹——”
楊威緩緩坐下,壓下心中那股殺人的衝動。
大家都是長出了一口氣,慶幸這個大膽的年輕人逃過一難,卻有兩個人麵現遺憾之色,一個是劉揆一,一個是劉冠雄。
劉揆一和楊威同是同盟會骨幹,他當然知道楊威的身上有功夫,而且是殺人不眨眼的角色,如果楊威和段祺瑞打起來,肯定是段祺瑞先被打死,然後楊威被槍斃,這樣不就少了兩個勁敵麼?隻是可惜湊巧來了個莫理循。
劉冠雄則是出於另外的心思,他可是袁世凱最忠誠的屬下,因為袁世凱曾經在慈禧刀下救過他的性命,而且此人善戰好鬥,參加的惡戰不計其數,從甲午黃海海戰力抗日本艦隊,到以後的威海海戰堅持到最後戰艦被擊沉,還有逼退意大利艦隊、鎮壓義和團起義等等,實為海軍第一猛將,深得袁世凱賞識。
他是希望段祺瑞給這幫人來個教訓的,這就叫殺一儆百,然後就沒人敢反對袁大總統的意思了,可惜來了個洋毛子,說實話,這劉冠雄可是絲毫不懼洋人,打過的洋人多了,但他是絕對不會出頭的,這種事情還是讓別人做的好,幾年前差點兒沒被慈禧砍了腦袋,自那以後就改了自負毛躁的性子,變得越來越深沉老辣。
莫理循板著臉來到會議室中央,伸手翻了翻厚厚的借款資料,然後開口道:“我是袁大總統欽定的借款代表團成員,前天我和周學熙先生、楊威先生深談了一次,楊威先生的話這兩天一直在我耳朵裏邊兒響,因此我特意來這裏跟各位說句話,我作為一個外國人,不參與你們各方勢力的鬥爭,我所做的隻是為了這個國家,沒有偏向沒有私心,因此我要說的是——款還是要借的,但我不同意苛刻的政治條款,我建議解散六國聯合財團,分別向英、法、美、德進行磋商,而將日、俄剔出在外!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政治企圖!”
眾人轟然一陣耳語,沒想到這個外國人和楊威一樣的看法,楊威反對沒什麼,可莫理循就不一樣了,他不但是袁世凱的政治顧問,還是個洋人!洋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說的話你就得仔細考慮,連大總統也不例外!
段祺瑞一下子變得臉紅脖子粗,剛才他還罵楊威胎毛未褪乳臭未幹呢,這莫理循總不是也胎毛未褪乳臭未幹吧?
楊威則眼前一亮,似乎看見了一線希望,他絕對沒想到最能幫助自己的會是個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