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最重要因素,一個從小就具有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孩子在成人後更容易獲得人生的成功與快樂;而壞習慣則可能使孩子的一切努力變成徒勞,甚至毀掉他們的一生。但讓人惋惜的是,很多父母明明知道這一點,卻不明白怎樣正確、有效地培養孩子在各方麵的好習慣。
有夢才會有期望,有期望才會有拚搏和激情。不管是大是小,隻要是孩子的夢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價值的珍寶,它將帶領孩子充滿憧憬地麵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
毛毛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喜歡運動,最崇拜的人是體育明星劉翔。
一次,毛毛在家裏看電視,看到劉翔參加比賽的鏡頭。鏡頭中,劉翔以矯健的步伐奮力奔跑、跨欄,最後取得了冠軍。毛毛興奮地對媽媽說:“劉翔哥哥真厲害。我以後也要成為像他那麼厲害的人!我也要拿冠軍!”
媽媽聽了,不屑地說:“你啊,別做夢了,還沒你們班強強跑得快呢,還想得冠軍?”
毛毛聽了,低下了頭。
就這樣,一個孩子美好的夢想被家長扼殺了。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夢想太虛幻了,太縹緲了,不切實際。比如,上大學填專業時,又有幾個人是以興趣、愛好、夢想為考慮重點的呢?大家想的都是哪個專業出來好找工作、工資高等等現實問題,所以,夢想被我們不自覺地排擠了。
《意林》雜誌在讀者群中做了一個“你的夢想是什麼”的調查,結果升職、加薪、健康、中獎等成了眾多人的夢想。從這份調查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現代人的個人情懷,在這個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裏,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被物質腐化了。
但是,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記住:每個孩子的夢想都值得尊重,嘲笑他人的夢想是最可恥和可悲的事情。不管孩子的夢想是大是小,是俗是雅,隻要他不是邪惡的,那麼,懷揣美好夢想的孩子就是幸福的。
比爾·克利亞是美國猶他州的一個中學教師,有一次他給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題,要求學生就自己的未來理想寫一篇作文。
一個名叫蒙迪·羅伯特的孩子興高采烈地寫開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時間,寫了七大張,詳盡地描述了自己的夢,夢想將來有一天能擁有一個牧馬場。他描述得很詳盡,畫下了一幅占地200英畝的牧馬場示意圖,有馬廄、跑道和種植園,還有房屋建築和室內平麵設計圖。
第二天他興衝衝地將這份作業交給了克利亞老師。然而作業批回的時候,老師在第一頁的右上角打了個大大的“F”,並讓蒙迪·羅伯特去找他。下課後蒙迪去找老師:“我為什麼隻得了F?”
克利亞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頭小夥,認真地說:“蒙迪,我承認你這份作業做得很認真,但是你的思想離現實太遠,太不切實際。要知道你父親隻是一個馴馬師,連固定的家都沒有,經常搬遷,根本沒有什麼資本;而要擁有一個牧馬場,得要很多的錢,你能有那麼多的錢嗎?”克利亞老師最後說,如果蒙迪願重新做這份作業,確定一個現實一些的目標,可以重新給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業,去問父親。父親摸摸兒子的頭說:“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過,你得慎重一些,這個決定對你來說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著那份作業,那份作業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正是這份作業激勵著蒙迪,使他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開拓創業的征程。多年後蒙迪·羅伯特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當克利亞老師帶著他的30名學生踏進這個占地200多英畝的牧馬場,登上這座麵積達4000平方米的建築物時,他流下了懺悔的淚水:“蒙迪,現在我才意識到,當時我做老師時,就像一個偷夢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夢,但是你的堅韌和勇敢,使你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
有夢才會有期望,有期望才會有拚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夢,勇敢地走下去,你就會比別人提前到達成功的彼岸。
不管是大是小,隻要是孩子的夢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價值的珍寶,它將帶領孩子充滿憧憬地麵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我們對孩子的夢想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無論如何,家長都要珍惜孩子的夢想。
因為有夢想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