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愛心(9)(1 / 1)

“是媽媽,我可以進來嗎?”“請進!”劉佳一邊答應,一邊把日記本合起來。

原來媽媽是給他送牛奶來了。“又在寫日記啊?”媽媽問道。

“是啊,你可不能偷看哦!”劉佳嬌嗔地“警告”媽媽。

“好,媽媽不看。其實媽媽小時候也像你一樣,不光要寫日記,還要拿個小鎖把日記本鎖住,生怕別人偷看了我的日記。”媽媽一邊撫摸著劉佳的頭發,一邊說道。

“那有人偷看過你的日記嗎?”劉佳好奇地問媽媽。

“沒有,他們看我日記上有鎖,就知道我不希望別人看我的日記,也就不看了。想想那時候挺好玩的,一把小鎖,仿佛鎖住了自己的快樂,嗬嗬。”媽媽笑著對劉佳說。

“我的日記裏也有好多快樂。”劉佳對媽媽說。

“我知道,其實媽媽很希望能分享你的快樂,也包括憂愁。不過媽媽會尊重你的意願,不會偷看你的日記的!”媽媽真誠地說。

“既然媽媽這麼說,我倒願意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日記了。”

就這樣,媽媽既尊重了劉佳的意願和隱私,又得到了劉佳的信任和愛。

確實尊重孩子的隱私權,這是密切親子關係、獲得孩子信任的基礎。

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態度和行為上的細微變化。當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間沒有人打擾時,父母就不要隨便進入;當孩子希望擁有記錄自己秘密的日記本時,父母就不要偷看,更不能采取打罵體罰的方式。

當你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去賞識和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樣會尊重你,從而把你當成他的好朋友。當他們遇到什麼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時候,才有可能主動向你談起。

記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隱私,你與孩子的距離也就越近。

當你需要進入孩子的房間時,應該敲門,並禮貌地問他:“我可以進來嗎?”

當孩子寫日記或者寫信時,如果你想看,必須經過孩子的允許。你可以說:“孩子,在寫什麼呢?媽媽可以看看嗎?”

當你想幫助孩子收拾房間、書桌或者書包時,最好應該讓孩子知道。你應該說:“讓媽媽幫你收拾,你看好嗎?”

第四節改變孩子冷漠的處世態度

冷漠心態是人際交往的一大障礙。處世態度冷漠的孩子往往無法擁有積極愉快的情緒,缺乏同情心,對身邊的人和事物都表現出一種淡然的態度。究其根源,冷漠其實是一種情感的萎縮,是愛與被愛感情的缺乏。冷漠會導致孩子無法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改變孩子的這種錯誤的處世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