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壽命到了(1 / 2)

在解決了對馬島這個屏障之後,共和國開始將這裏建設為登陸島國的後勤中轉地。

從朱江三角洲工業地區生產的各種物資,通過沿大陸架北上 ,在黃海與東海海域的交接處東行,經由濟州島北部的海峽前往對馬島上的臨時後勤中轉站卸貨、

登陸作戰的下一個目標,是共和國的老朋友,做事報。

當年對島國海軍的第一次打擊,襲擊的就是這裏。

不過從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思想上考慮,在外宣和內部的大多數說辭當中,共和國國防軍的第二個登陸地點,都是位於東海岸的仙台。

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西南方向上不遠處的一座城市,就可以說是周所周知了。

福島,有核電站的那個福島。

為了給進攻做事報進行掩護,在對馬島的後勤基地建設完成,具備了基本的自我保衛能力之後。

在近海徘徊著的第二艦隊就開始出發,先是向東開往北九州,之後便是向著西南方向,沿岸進行炮擊。

北九州-富港-做事報,接著轉向東南方向,長期-鹿兒島一線,之後北上,沒有進入宮古水道,而是從宮崎-高職-和歌山一帶進行炮擊。

在對和歌山的沿海地段進行炮擊之後,艦隊掉頭進入到了宮古水道當中,再次光臨了大半。

將大半、神戶、明石三城能夠夠到的地方再次陷入到一片火海之後,艦隊從淡路島的北部繞了一圈,從南部回到了和歌山灣中。

順帶著還炮擊了和歌山灣西部的小鬆島。

戰果多少並不清楚,甚至是連島國人自身對自己的傷亡都沒有一個數據。

因為第二艦隊打的實在是太狠了,什麼範弗利特彈藥量在他麵前都是個弟弟。

不為別的,就僅僅隻是因為在結束了對明石的炮擊之後,這次環島國射擊訓練被迫中止了。

一大批在出發前剛剛接受過檢修的艦船,因為在訓練中打的太過於激烈了,以至於炮管的壽命即將接近報廢,需要回到國內的維修廠中更換炮管。

尤其是那些輕巡洋艦的152mm艦炮,基本上有著一半以上都需要返廠更換炮管。

這其中有一部分的成本原因,也有著一部分的效率緣由。

在眾多的火炮戰艦類型當中,戰列艦的主炮炮管,無疑是質量最好的,也是價格最為昂貴的。

但即使是集中了整個國家、整個軍工產業的力量,所製造出來的炮管,他的壽命依舊隻是一個三位的數字,並且還是2\/3開頭的那種。

因為炮管需要承擔著,炮彈激發時,後麵的藥包所釋放出來的所有的壓力。

即使是在正常裝藥的情況下,戰列艦主炮發射一次,所需要的發射藥,在長度上是要數倍於炮彈本身的。

畢竟想要將一個幾噸重的炮彈,給發射出去二三十公裏,所需要的能量可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