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摸排,王虎給陳羲帶來了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壞消息是,劉將軍期待已久的槍械生產線,就在前幾日,出了事故,沉在了海底,並且,劉將軍的兒子也因為隨船押運,一同埋葬在了大海中。
好消息則是,將軍也因此收到了雙重打擊,急火攻心,暈了過去,現在已經清醒了過來,正在家中休養,估計這幾天都不會去兵工廠中。
劉將軍雖然是國內輕武器領域內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甚至是在漢陽兵工廠廠長的位置上已經坐了有九年,但是身邊的親衛卻僅僅隻有一個加強班,大約15人左右。
“今晚3時行動,爭取將劉將軍帶出來,盡量不要對護衛下死手。現在,留下兩個人繼續盯著,其餘人回去休息。”
回到臨時居住的客棧,陳羲卻是翻來覆去,如何也睡不著,滿腦子都是記憶中那寥寥無幾的關於劉將軍的資料。
清末民初,生逢亂世。
甲午之後南下參加了收複灣灣之戰,受傷後回到了大陸,受命先後前往本子和德意誌學習考察。
回國後臨危受命,受命於中山先生,將辛亥革命後,幾近一片廢墟的漢陽兵工廠,在短短3個月之內,完成了重建,並且順利的恢複生產。
此後在任九年,民國前期的重要軍工生產活動,幾乎都有著他的影子,仿製白頭鷹的三十年式重機槍,東土第一款半自動步槍,仿製克虜伯75山炮,自費研製新式火炮等。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越的技術人才,他的意見卻是得不到一點北洋政府的重視,甚至落得個在會議上被軍閥氣到中風,半身癱瘓的下場。
而且,如此人才,落得到史書中的,也就那麼短短幾行字,除了生卒年日,以及一些簡略的經曆,其他的通通沒有。
最終透過曆史所能夠看到的,就隻有一個生不逢時的大才。
淩晨兩點,正是昏昏欲睡之時,門口的哨兵雖然還堅守在崗位上,但是幾乎已經快睜不開眼了。
漢陽深處複地,少見兵鋒;承平日久,即使是身邊最為親近的親衛,也已經沒有了什麼警惕之心。
偏偏就在這時,遠處急急忙忙的跑來了兩個穿著兵工廠製服的人。
這陣動靜瞬間就讓他們清醒了過來,但是在看到製服之後,便又放鬆了警惕。
“兩位,不知將軍身體可還好,兵工廠裏出了些要緊的事,倘若將軍身體尚安,能否請大帥過去看看。”
大帥前兩日白發人送黑發人,受創頗大,正常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拿公務來打擾人,隻是劉將軍平日中最看緊的就是工廠的生產,平日裏要求但凡出了什麼事情,不論早晚,都要抓緊彙報到他這裏來,所以兩個親衛也沒有起疑心,隻是覺得這問題來的太不是時候。
“這……將軍他……我先進去找管家通報一下,你們先在這裏等一會兒。”兩個哨兵對視一眼,拿不定主意,便打算進去找能夠做主的人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