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豪格殺妻,未挽回皇太極的成見,卻自責一生(2 / 2)

更令豪格意想不到的是,莽古濟大鬧和親大典的風波剛剛消散,莽古濟家臣告訐莽古爾泰曾與妹妹莽古濟、弟弟德格類圖謀不軌,在佛像前焚燒誓詞謀篡汗位。

一場血腥的大清洗、大屠殺開始了。諸王會議認為,元凶莽古爾泰“大逆無道”,本應處以磔刑(肢體分裂),鑒於莽古爾泰和他的弟弟德格類已死,議定將兩犯墳墓平毀、遺骨揚棄,將莽古爾泰的兒子額必倫處以極刑,莽古爾泰的同黨等相關案犯,一千餘人遭斬決。

這場血腥的大屠殺嚇壞了豪格,幾乎摧毀了豪格的神智,他經不住這煉獄般的折磨,在冥冥中親手殺死了心愛的福晉。豪格想用愛妻的鮮血,換取自己的平安。

豪格殺妻的“義舉”,果然受到了父汗皇太極的讚賞。他逃過一劫,沒有受到株連,確實得到了平安,但是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永遠洗刷不掉殺妻的遺恨。從此,愛妻嫵媚的“陰魂”總是闖進他的夢中,讓他寢食難安,精神恍惚,神不守舍。他仿佛失去了脊梁,再難挺直腰杆做人。

在分配莽古爾泰的遺產時,豪格贏得了最大的份額。豪格被授封為和碩貝勒,並被任命為原隸屬莽古爾泰的、經過整編的正藍旗的統領,不久又被晉封為和碩肅親王。轉眼間,豪格變成了擁有一個旗兵力的、榮耀的和碩肅親王。這顯赫的榮華富貴是用他心愛妻子的鮮血換來的!

顯然,父汗想用榮華富貴撫慰兒子,但是高官厚祿不能幫助兒子找回妻子溫馨的笑容和愛撫。從妻子胸膛中噴出的鮮血,摧毀了豪格的靈魂。心中充滿無限憂傷的豪格,在和同病相憐的堂兄弟嶽托的接觸中,不時地流露出自己對姑姑兼嶽母莽古濟以及嬌媚妻子的永恒懷念,對皇太極處理莽古濟一案的凶殘表示由衷的不滿和哀怨。不久,大禍降臨到豪格和嶽托的頭上,皇太極發現了豪格和嶽托的逆反言論,授意諸王會議,處罰豪格和嶽托。

諸王會議認定豪格與嶽托結黨,有怨恨大汗之心。有人主張處死豪格和嶽托,有人主張把二人永久監禁起來。最後,皇太極降旨,從寬處理豪格,免除死罪,革去親王爵位,降為貝勒,罰銀千兩。豪格領受肅親王爵號僅僅8個月,便被革去。

豪格在痛苦的煎熬中整整掙紮了3年後,受命討伐明軍,在征戰中立了戰功,掠奪大量財寶,在歡呼聲中凱旋盛京,受父王表彰,被複封為肅親王,時在崇德四年(1639年)。

豪格事業上的成功,官複原職,是否真的能醫好他心靈上由殺妻造成的重創?也許,能減輕某些悲痛?也許,傷痛會像天邊的雷聲漸漸隱去?這隻有蒼天和豪格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