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風險投資之路怎麼走(1)(1 / 2)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最近的“創業2000風險投資研討會”上,以學者身份講明這樣一個觀點:中國風險投資仍處於初級階段,規模小,實際投入少,操作欠規範,業績不夠明顯,缺乏突出的成功案例。而他認為最嚴重的問題則是民間資本參與少,政府投資仍是風險投資的主體。成思危認為,在風險投資中不能調動民間大量的資本,這就違背了風險投資的初衷。

風險投資存在六大隱憂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推動風險投資工作,應該說,風險投資在國內取得了比較好也比較快的發展。我提出了兩句話,風險投資應該是“支持創新者創業,幫助投資人投機”;如果加點政治內容的話,就是支持創新者創新中華之業,幫助投資人投高科技之機。

從國際上看,美國90年代中期風險投資高速增長,高科技亦高速發展;從國內看,我們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再上一個新台階,國家需要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需要新產品新技術,大量的科技人員需要轉化其科技成果,我們的金融機構需要尋找新的融資工具等等,各方麵的原因,造成了風險投資在我國近兩年來的興起。

我國風險投資的現狀怎麼樣呢?我覺得應該肯定。這兩年中國的風險投資發展,無論從規模和速度,各方麵來看,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從總體上看,現在我們已經從起步階段進入到初步階段了。我個人感到,目前有六方麵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注意:

第一,就是我們的規模還需要擴大。我曾經講過,國內有1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號稱有100多個億了,但是我也到過一些公司調查,這些公司實際投出的項目資金,或者真正做風險投資的(買股票不算風險投資)恐怕也就是10多億到20億人民幣。我剛碰見IDG的董事長,他說他在中國實際投入是1.4億美元,英特爾的副總裁說大概是6000萬,再加上國際上的,我估計有三四個億,中國的風險投資,目前估計大概是四五個億左右的規模。這個規模和美國比當然相差很遠,和歐洲一些國家比,我們初級階段有這樣的規模,也算是不錯了。

第二,我們還需要建立相關的法規。因為風險投資第二步就涉及基金法,信托法也必須要有,我們目前正在做。

第三,對風險投資的認識,包括風險投資的特點、重點、難點,目前認識上還不完全統一,還有一些分歧。我覺得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如果風險投資不是支持創業,不是支持創新,恐怕就值得探討了。

第四,我們畢竟在操作上缺乏經驗,在選項、籌資、管理方麵不夠規範。

第五,業績不夠明顯,我們還比較缺乏突出的成功案例,因為畢竟時間比較短,所以沒有太成功的案例。前一段到納斯達克上市的幾家公司,像中華網、新浪網、搜狐、網易,能夠到納斯達克上市,這也是一個進步,但是從上市的時機和情況來看,結果並不是非常理想,當然這跟美國整個的股市情況有關係。所以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非常突出的成功案例。

最後是民間的參與比較少。國內100多個億的資金裏,80%以上是政府或是與政府有關的國有企業的投入,真正民間投入比較少。但是,現在民間也開始了,有些上市公司已經開始介入風險投資。中國民主建國會內部的會員們也組織了一些民間的公司,比如,在北京的有中國風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也成立了一家公司,在南京,有一個民建會員成立了思維特公司等等,總體來看,政府還是投資的主體。

我認為這六個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對發展前景有信心,但存在的問題必須加以重視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