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雷紮伊並沒有懈怠自己的使命。出征之後,他要求部隊日夜兼程向前趕路。12月20日中午,他的部隊已經到達了達斯特穀地的西側入口。
達斯特穀地是典型的低陷的沉積岩亂石地貌,呈睡葫蘆的形狀。穀地裏散布著幾塊小型綠洲,還有一條縱貫東西的河流。清源人和其他幾個小部落的人在依托這些綠洲建造了小型的城鎮,沿著河岸開辟出一些農墾區。達斯特穀地也是伊西斯沙漠裏為數不多的幾個固定產糧區之一。旱情發生後,穀地東部的綠洲全都幹死了,河流也斷流了。居民們全部撤到了西部僅剩的兩片綠洲裏。整個穀地的東部如今已成為了無人區。
雷紮伊進入達斯特穀地後命令部隊在西頭的幾處隱秘山穀中休整,並派出斥候向穀地的東頭滲透。12月22日中午,斥候們發現了圖塔人的行蹤。法布杜拉·桑吉率領的兩支駝騎兵大隊從東頭入口進入穀底,以千騎隊為單位,拉網式的邊搜索邊向前進。雷紮伊看到圖塔人行動遲緩,否決了其他三位萬騎長在穀地中部的開闊地域正麵決戰的提案。他的心中有一個更具野心的設想,那就決定全殲這支進犯之敵。
按照他的指示,兩支騎兵大隊從西頭入口出穀地,沿穀地外圍迅速繞到穀地的東頭,包抄圖塔人的後路。而留在正麵的兩支騎兵大隊在此過程中必須隱藏行蹤,決不能讓圖塔人發現。雷紮伊的膽子很大。為了做到完全的隱藏蹤跡,他甚至撤回了大部分斥候。
時間隨著沙漏中的沙子一點點流逝。雷紮伊在焦慮中渡過了最難熬的兩天。值得慶幸的是,法布杜拉·桑吉的部隊實在走得太慢了,兩天之後才悠然地推進到穀地的中央地帶。由於前麵兩天隻見空城不見人影,圖塔人開始變得懈怠。12月24日深夜,雷紮伊突然發難。清源人從兩個方向衝入疏於防備的圖塔人的營地。圖塔士兵剛剛進行過狂歡。大部分人還沒有從美夢中清醒過來就成了刀下鬼。局部的抵抗也很快被鎮壓。12月25日破曉時,戰鬥結束。清點戰果時,找到的圖塔騎兵屍體多達一萬七千四百二十六具,包括指揮官法布杜拉·桑吉。而清源方麵則傷亡不到五百人。
這一役,年輕的雷紮伊·賽義德取得了完美的勝利。連他在高斯皇家騎士學院當旁聽生時指導過他的老師也在事後對他果敢和冷靜的表現大為稱道。
然而,這一切都隻是浩大的伊西斯內戰的序曲。真正將要奏響激烈強音的地方是大河灣。
***
住1:清源一共有十七位萬騎長。巴什爾·賽義德已死。另有一人目前正率軍在星月灣維持當地秩序。
注2:雙月曆6732年時任伊西斯之王的清源族長法迪拉·伊登病逝。元老院需要在兩位候選人蒙奇·伊登(法迪拉·伊登的長子)和羅斯特·卡利裏(時任沙火之王)中間投票選舉出新的伊西斯之王。不過投票結果是兩人得票相同,需由當時擔任元老會議長的查爾巴斯·圖塔做出最終的裁決。可是查爾巴斯·圖塔在宣布零時休會的第二天被發現毒死在自己的房間裏。清源和沙火均指責對方是凶手,隨即爆發第五次伊西斯內戰。內戰一共持續了八年。前五個年頭裏,領導清源作戰的是蒙奇·伊登。但在大河灣會戰中,他不幸身中流矢而亡。他的弟弟薩克利·伊登(法迪拉·伊登的次子)在他死後接任清源族長之位,率領族人打得沙火部落節節後退,最終登上伊西斯之王的寶座。這一段曆史詳見第五章第二十三節葛列格長老的講述。
注3:薩克利·伊登的哥哥蒙奇·伊登在第五次伊西斯內戰中與羅斯特·卡利裏摔大軍會戰與大河灣。雖然那一仗的最終勝利方是清源,但蒙奇·伊登不幸身中流矢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