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態勢上看,圖塔軍團的這三支先頭部落呈現出三叉戟之勢。隻不過多西·甘達爾一部的前進方向已經遠遠偏離了他們的行動目標麥加迪亞。怎麼看怎麼像是衝著安斯拜亞去的。很多人這時候才意識到,三大部落中最好事的沙火部落直到此時仍舊一反常態地保持著沉默。
那麼沙火究竟是一個什麼態度?奧瑪·圖塔是不是也把它視作敵人?
“沙火當然是我們敵人!要統治整個伊西斯沙漠,光是擊垮清源還不足夠,沙火這個隱患也必須根除。”奧瑪·圖塔在出征前的軍事會議上是這樣對手下將領們說的。“不過我並不打算在戰爭的一開始就同時與這兩大部落交戰。我們首先要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攻占麥加迪亞,瓦解薩克利·伊登的統治,在中小部落中間樹立我們圖塔已經是伊西斯實際統治者的觀念。到時候,我們再以侵略友邦的罪名回師討伐米哈爾·卡利裏。”
“為什麼不乘沙火大軍停留在賀坦德嘉這個絕佳時機,先攻占安斯拜亞,再遠征麥加迪亞呢?”一名將領提出異議。
“不行!那樣會留給清源人更多備戰的時間。而且我們是打著討伐薩克利·伊登的名義起兵的,先攻打安斯拜亞從大義上說不通。”
“可如果沙火乘我方和清源激戰之際從被後偷襲怎麼辦?”
“應該不會。沙火的主力軍團還陷在賀坦德嘉的深山老林裏麵出不來,哪來的兵力偷襲我們。不過卡利裏這家夥老奸巨猾,不得不防。這樣吧,我們分出一部分兵力在他出兵的路線上進行防禦,確保我主力與清源人會戰時不被打擾。”
事實情況比奧瑪·圖塔預想得還要好。圖塔大軍啟程之前放出過三批斥候。第一排啟程的斥候中負責打探沙火動向的人在沙火勢力範圍內未受任何阻撓,很快就探到了距離安斯拜亞城牆不足十裏的地方。確切的說,從進入沙火勢力範圍直到安斯拜亞的城牆腳下,見不到沙火部落的一兵一卒。普通百姓依舊在饑與渴的生死線上掙紮徘徊,但沒有任何關於戰爭的異常情緒反應出來。安斯拜亞城則明顯加強了警戒。大白天裏各大城門一律緊閉不開。手持弩機和長槍的巡邏隊在高高的城牆上反複巡視。時不時還能看到整隊的騎兵在寬闊的城牆大道上騎巡。
潛伏在安斯拜亞城內的沙火探子傳出消息說,卡利裏王在趕赴月見之城參加元老會之後至今還沒有回到安斯拜亞。也有小道消息稱,有從月見之城逃出來的卡利裏王的侍從說,卡利裏王死在了火夜的動亂中。
米哈爾·卡利裏死了!聽到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奧瑪·圖塔反而不敢輕易相信。不過既然蘭斯洛特在宮殿群的花園裏抓到了身受重傷的席恩·卡利裏,那麼卡利裏王為什麼不可能死於兵亂呢?要知道席恩·卡利裏可是卡利裏王的獨兒子,他唯一的繼承人。若非極其危險的情況,卡利裏王絕不可能扔下他不管。看來卡利裏王八成是死了!
在奧瑪·圖塔的授意下,多西·甘達爾率領的兩支騎兵大隊擦著深奧沙漠的邊緣日夜兼程快速挺進,一路上果然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三天後抵達了一座名為阿馬盧拉的沙漠小城。這座小城市處於沙火勢力範圍的最邊緣,人口不到一萬,居民主要是沙火人與另一個名叫耶革達的小部落的人。按照戰前的情報,沙火部落在這裏設有一個兵站。多西·甘達爾率軍抵達阿馬盧拉時,兵站裏空無一人。城市的居民們也平靜地接受了圖塔人的換防。
隨後,又有一支騎兵大隊和五個萬人武士團從圖塔大軍中分離出來,前往阿馬盧拉與多西·甘達爾的部隊會合。奧瑪·圖塔下達給多西·甘達爾的指令是利用這種部隊密切監視沙火的動態,阻止沙火軍隊參與到圖塔主力與清源人的會戰中。但如果沙火一直保持安靜,則萬萬不要刺激他們。
多西·甘達爾嚴格按照奧瑪·圖塔的指示,將大軍駐紮在阿馬盧拉城外。他利用阿馬盧拉的城牆構築起一道防線,同時也嚴令部下不得去打擾城中沙火人和耶革達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