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明因此是意味深長的。但從各方麵看,它跟傳統的人類驕傲並非同道;它不是走向進步、文明,而是走向乖戾、浮躁,甚至是自殺式的。的確,不僅文明整體在戧害地球,而且消費式的個體也很少或不再考慮種的延續。先富起來的“貴族”甚至沒富起來的城市蟻族,其生育率,都陡然降低即是證明。由此可見,當代的人類或說我們是多麼驕傲。我們很少在創造人類的高貴,我們更多是在消費、濫用人類的財富;我們很少在積累,我們更多是在消耗;我們很少厚積薄發,我們更多是在製造口水泡沫或房產泡沫或股市泡沫;我們很少是可以生根發芽開結花實的種子,我們更多是吞噬養料製造廢品、垃圾的病毒……

這大概是我們中少有人靜心用心於生產創造的原因,我們今天幾代人的無根無依是空前的。皈依、養生、讀經、圈子、都市成功、移民……成了我們病急投醫的選擇。但這些消費式選擇反而加重了我們社會的浮躁。顯然,如果我們真的以為自己一夜富貴,可以任意指點前人、經典,可以在“少奶奶的牙床上”滾上一滾、踏上一腳,我們不過是在作孽。用我們中國網民的總結,不過是腦殘。如果沒有足夠的自身創造,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如果沒有足夠的謙卑,我們的文明成就不過是抱著地球同歸於盡。

我之願意向讀者朋友貢獻本書,緣由也大抵如此。我希望人們在生活中,在生命的自我完善之路上,能夠有一些可以信賴、可以依靠的路標、基石。20世紀以來的中國已經參與到國際社會和人類事務中來,我們向他國他人學習多多,這種學習多半是浮皮潦草的,或如學者們所說是有“嫉羨”心理的,因此談不上真正了解了他人言行的經驗教訓。對全球化的成就我們想當然,對西方的失誤不足我們同樣想當然……其實,隻要低下我們偏執愚妄的腦袋,我們能夠領悟: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冷戰、革命、全球化……的現代人類文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背景,也當然是我們可寶貴的遺產,是我們前行的基礎。

我不揣冒昧地把那些觸動過我的人物話語整理結集,推薦給讀者朋友。我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些感動過、挑戰過我的曆史人物的言行也仍有益於世道人心。我相信回想這些切近的域外人物,可以獲得“世界之中國”應有的廣闊而個人的視野,可以積累我們正當有效的世界關懷。

卜居雲南鄉間的時候,我曾有在道觀小住的經曆。其時有兩位英國女孩在道觀學太極拳,我讀書之餘,也就臨時作了翻譯。長日無事,跟道長、英國姑娘們喝茶聊天,我蹩腳的英語或作笑語或作邦交語或作探討學問語,其中,我考問了姑娘們達爾文、弗洛伊德、伍爾芙、奧威爾、《夏洛的網》、《哈利·波特》、安吉麗娜·朱莉、自由主義等文史常識,我很滿意人家都多少知道這些;她們也考問了我一些“中國元素”,如老子、孔子、易經、道、太極、毛澤東、“貧而樂,富而好禮”……人類的交往日益擴大,我們確實需要在影視、新聞之外,尋求最低限度的倫理共識和文史共識,我相信這也是我們個體和整體走向完善的道路。

是為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