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此之前,錢謙益是不大敢插足此地的,他不想自己派去的人被灰溜溜驅逐回來。即使安排了幾個人過去,也都是比較偏遠的地方,擔任些諸如縣令,縣丞之類小官兒,與東寧府相距甚遠,這樣就不容易接觸到瓊鎮駐軍,也不會被對方誤會朝廷想要謀取台灣島。
不過如今麼,他倒是覺得可以嚐試一下子。順帶著也可以試探一下,看看在瓊海軍那夥人的印象之中,瞿式耜大約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摸清楚這一點,對於接下來他們整個“錢黨”的發展計劃大有助益。
——沒錯,錢黨!雖然錢謙益是東林魁首,可東林黨內部也是有種種派係的。說起來大家乃是同道中人,理應守望相助,可各人根據師承不同,多少會有些偏向,彼此之間互幫互助的力度自也不同。
眼下朝中說起東林黨人,地位最高的當然是他老錢。而且不管宮中也好,民間也罷,人們隻要一想起與短毛有關的事情,也都理所當然會把他錢某人視作與短毛打交道的橋梁人物。在朝野民間均極有聲望,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但在錢謙益內心之中,終究是有一份隱憂的——他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在官場中這個年紀還稱不上老,但也絕不年輕了——大明曆史上固然有六十三歲才入閣拜相,足足活到了八十七的老嚴嵩,以及八十歲的徐階這些例子,可張居正死的時候也才五十七!
而在他們東林一脈的下一代中,公認前途最為遠大的,卻是左光鬥一係的兩名弟子:王璞和史可法。而且和他老錢一樣,這兩位也都跟短毛關係密切,未來的發展道路必然也是跟短毛息息相關。這兩位既是同門,私交又極好,有什麼事情必然都是同氣連枝,眼下雖然都還在地方上曆練著,可遲早都會入京大用。到了那時候,他錢某人可就不再是朝廷裏,獨一無二能跟短毛溝通的橋梁了!
錢謙益心中對此是頗為忌殫的,當然他的性格畢竟與溫體仁那類人不一樣,還不至於因此就幹出阻人前程,背後下刀之類的齷齪事來。不過把瞿式耜推出來,培養一個更加親近的“自己人”加入競爭,這卻是理所當然,正大光明的手段。就算是王史二人本身,對此也不可能有任何芥蒂,而且還必須要竭力相助,讓瞿式耜能盡快加入到他們那個體係當中去,就好象先前他錢謙益推薦了史可法一樣——大家都是東林黨人,理應互幫互助麼。
眼下他計劃的第一步還挺順利——在把這消息向陳濤透露以後,過了幾天,對方就給出回複:管理委員會並不反對瞿式耜前往台灣任職,也會通知那邊的同誌盡量配合瞿稼軒閣下的工作——當然先要前往海南島接受培訓,以及施政方針必須按他們瓊海軍的規矩來,這些要求是不會變的。
錢謙益對此當然不會表示反對,能為瞿式耜爭取到這份前往東寧府任官的許可,他便算是盡到了責任,接下來,可就要看瞿起田自己的努力了。
不過麼,畢竟是自家的鐵杆小弟,各方麵的提點還是可以多給一些的……於是接下來,錢謙益便把他所知道的,關於瓊州短毛的各種信息,盡量都向瞿式耜介紹了一遍。尤其是對於短毛的種種離經叛道之舉,更是預先提醒道:
“起田,瓊海鎮那邊絕非尋常藩鎮可比,他們的人確實桀驁,但也果真有桀驁的本錢。吾知汝為人方正,到了那邊,恐怕會經常接觸到一些與我大明習俗截然不同的事務或言論。可時間長了你就會知道,短毛那麼幹往往還真是有其道理在內的,到時候可不要妄自議論,自己丟臉不說,誤了朝廷大事,可是後悔莫及。”
瞿式耜為人確實古板些,但自古以來能當官兒的哪個不是能屈能升?聞言隻微微一笑,
“恩師提點,學生自當銘記於心。我想既然連史憲之都能在呂宋那等夷人聚居之地幹的不錯,學生在東寧想必也不會輸於他。”
錢謙益暗自點頭,知道這個學生心裏頭是抱著競爭的想法了——比起今年才三十多歲的史可法,瞿式耜無論從年齡還是科場論,都屬於不折不扣的前輩。但如今兩者的地位卻相差甚遠——史憲之是人人稱頌的東林黨未來之星,王介山調任內地之後,大明朝在瓊海鎮轄區內地位最高的官員,某種意義上他就是大明朝在瓊鎮的代理人。而且通過要船這件事,朝野都認為他這個代理人做的很稱職,名聲響亮,前途更是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