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九 實質性問題(上)(1 / 3)

隨著雙方不約而同的調整了策略,此後的談判進度便驟然加快起來。從第二天開始,林漢龍在與周延儒見麵時便不再談那些假大空的東西,而是直接拿了賬冊與圖紙出來,告訴他們瓊海軍方麵願意與朝廷在鹽業方麵進行合作,並且分享相關利益,隻要朝廷願意在某方麵做出一點小小讓步……

“可是鹽稅本就為朝廷專有,這部分銀子原本就應該是屬於朝廷的,你們不能拿朝廷自己的東西再來向朝廷提條件!”

周延儒在這時候還是表現出了一位帝國首輔應有的態度,對此林漢龍卻是灑然一笑:

“周大人,空話套話咱們前兩天已經說得夠多了,現在沒必要再兜圈子——從兩廣到江南,甚至如今的山東,官鹽根本賣不出去,這是事實。我們用日曬法生產出來的瓊海鹽無論從數量,質量,還是成本價格方麵都遠比朝廷用傳統煎煮法生產的官鹽好太多,在市場上淘汰掉官鹽本就是正常經濟現象。如果不是因為中間轉手多了會導致價格急劇提升,估計連內陸市場都快要被瓊海鹽攻占了。”

“那是你們無視國家法度!”

旁邊自覺應該唱黑臉的楊一鶴趕緊跳出來吼了這一聲,對此林漢龍隻是笑笑——咱們短毛可是反賊起家,連朝廷大軍都滅過,鹽法算個毛。

“楊大人,即使朝廷法度也不能強迫老百姓在有更好選擇的前提下,還去花好幾倍價錢去買那些價高質次的官鹽。瓊海鹽淘汰官鹽,這是市場的選擇,是廣大最終用戶自身的決定——據我所知就連京師之中,精煉過的瓊海鹽也在逐步取代青鹽成為富貴人家的首選。幾位大人自己家裏用的多半就是瓊海鹽吧?”

“……從大市場裏買來的?那肯定是了,咱們不吹不黑,幾位大人憑良心說:咱們的鹽是不是比官鹽要強多了?好東西總是受歡迎的,這個理到哪兒都說得通不是麼。”

“可是你們偷逃了本屬於國家的稅銀!”

畢自嚴也終於插了一句口,提起導致他丟官下獄的鹽稅銀子他就一肚子氣。雖不能說短毛是罪魁禍首,可終究與其有關。

“所以我們現在不是來談了麼……這一次的合作,我們願意把曬鹽場的相關技術拿出來交給朝廷;另外,已經在大陸南方地區建立起來的銷售網絡,包括從運輸,倉儲,到終端的銷售網點,我們也都願意拿出來,逐步讓朝廷派遣的人員接手;此外,我們還可以承諾:在大陸上的鹽場建設起來之後,瓊州呂宋等地產的海鹽僅限於自用,不再進入大陸市場。台灣方麵因為有鄭家的存在,我們無法完全做主,這個要朝廷再與其談一談。不過我相信,隻要咱們這邊談妥了,鄭家那邊應該不會有什麼波折。”

說著,林漢龍將手中那本帳冊遞過去:

“幾位大人,我們可不是在空手套白狼,我們是實實在在拿出真東西的——這是去年我們在大陸上的鹽業銷售帳目,幾位大人可以看看:這隻現金奶牛可以立竿見影的給朝廷帶來多大利益。”

周延儒立即接過賬冊,但隻略略瞄了一眼便將其遞給了畢自嚴。後者雖然對瓊海軍以現代會計方式的記賬法也看不太懂,但畢竟是專業人員,很快便從中找出了最終的幾個數據:

“嗬嗬,好一家賺錢鋪子!光去年一年就有六十多萬的淨利……哦,不對,你們用的‘元’,以半兩計,那也有三十多萬兩銀子,相當不錯了。老夫記得江南一帶鹽稅最多的年份,也不過與此相當。”

“哦?是哪一年?”

旁邊錢謙益想要捧哏一下,卻沒捧對地方——畢自嚴有些尷尬的樣子,過了片刻方道:

“唉,不談了,是魏逆當國的時候,他派了太監死命搜刮,導致民憤大起。”

“可是隨著魏忠賢的倒台,當地的鹽稅也隨之下降,最多好像降低到隻剩幾百兩了?”

旁邊郭逸還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嘴,然後便被畢自嚴瞪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