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步兵並沒有先前騎兵那麼快的躲閃速度,但他們擁有大盾牌,以及很多騎兵所沒有的先進裝備——隻見幾十輛獨輪手推車模樣的小紅車被推到陣前,輔兵上前拆掉車頭部的木擋板,將其口部對準城牆方向,點燃了後部引線後,刹那間隻見火閃煙飛,聲如雷鳴,在火光亂舞以及劈劈啪啪聲中,無數條火蛇拖著長長尾焰向前飛射。頓時將前方一片徹底覆蓋,不管城牆還是矮牆,統統射成刺蝟一般——有人體當然也是一樣。
“哇,這東西夠酷!”
見旁邊幾個觀戰的短毛小夥兒一副大驚小怪的樣子,與他們站在一起的趙翼趙鳳翔頗為自豪,主動介紹道:
“這叫百虎齊奔箭,又叫架火飛車。每一百六十支為一車,乃是我大明首屈一指的軍國利器!”
說著,他又指了指前方戰場上另外一種正在使用的四方木匣子形狀,可以單人抗在肩膀上發射的火器,笑道:
“那叫一窩蜂,同樣的東西,三十二支為一匣,更加輕便些。還有三支裝的,放在三眼銃裏發射,最是簡單犀利。”
正在得意時,卻聽旁邊二愣子胡凱冒出來一句:
“感覺象是在放煙花……似乎效果不大啊?你們那箭頭不能爆炸的?”
趙翼一張老臉頓時顯出緋紅色,嘿嘿幹笑兩聲:
“這個……主要是以火藥筒推射弩矢傷人,跟尋常箭矢一樣,隻不用人力開弓。”
“不能炸的叫什麼火箭啊,鑽天猴飛出去後還能聽個響兒呢……”
胡凱喃喃道,趙翼有點拉不下麵子,執拗道:
“此物當然不能和貴軍那種打到哪兒炸到哪兒的大家夥相比。不過要說名字,還是咱大明的‘火箭’要更加名副其實一點。你們那種飛天能炸,其實應該以‘雷’名之……”
還要爭辯時,卻被旁邊周晟輕輕拉了一下——跟短毛在火器上爭執有啥意思,還是安心看戲罷。
——此時在前排舉著大盾或推著小盾車的護兵掩護下,明軍的火銃手與步弓手先後進入到攻擊位置,開始為全軍提供遠程掩護。隻見一排一排的火銃手在上官命令下輪番上前:準備,發射,後退裝填……竟然是典型的三段式射擊法。相比之下弓弩手要隨意一些,但大多數情況下也是一起開弓,將箭雨一片一片灑向對麵防禦陣地或是城頭。
而叛軍方麵的還擊手段也與之類似——他們本來也是明軍成員。這簡直就是一場左手和右手之間的搏鬥,雙方的戰術,武器,以及平時訓練幾乎完全一樣。明軍方麵兵力更加雄厚一些,但叛軍多了城牆高度優勢以及火炮的掩護。一時間隻見城上城下煙霧彌漫,隆隆槍炮聲延綿不絕。雙方不斷有人倒下,但誰也占不了上風——這個時代的遠程火力,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夠幫助己方取得決定性優勢的地步。
眼看那些笨重大車快要進入戰場,前方卻依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山東行營的主將們對此顯然不太滿意了。隻聽後方一通鼓響,旌旗展動之間,又有幾支方陣兵出列,準備填入前方的絞肉機。
和第一批步兵中大都為遠程兵種不同,這次殺出去的部隊更多手持近戰兵器,他們行進到己方盾牆掩護線之後隻稍稍停頓了一下,隨即便在一片呼喊聲中衝出了盾牆防線,不顧對麵射來的殺傷矢彈,堅決朝羊馬牆陣地那邊壓了過去。
與此同時,明軍的遠程攻擊也不再向前直線射擊,而是朝天空中曲線拋射,或者瞄準城牆上麵進行壓製,而更多已經耗盡了箭矢或體力不足的箭手,則開始後退一段距離,暫作休整。
接下來他們不再是主角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已衝入到羊馬牆陣地的肉搏步兵們身上——上一回明軍就是在這個階段被打退的,這回他們顯然決心要挽回麵子。
無數或身披重甲,或打赤膊的漢子嘶喊著一路向前狂奔——前者往往是軍頭將官們身邊的精銳家丁,作為軍隊的中堅力量前期就被投入,可見其上官求勝信念之切。而後者則大都是犯了罪被迫要以功抵命的所謂“死兵”,其中不少是新近被抓獲的叛軍俘虜。也有一些迫切想要在這一戰中出人頭地的搏命者……但無論他們身上裝備如何,手中刀劍皆是雪亮。
——這個時代的戰爭勝利,歸根結底還是要靠這些人去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