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晟眉頭皺起,但居然並沒有像旁人預料的那樣跳起來,而是轉頭看向龐雨,趙立德兩人:
“龐軍師,趙軍師,你們也這麼想嗎?”
龐雨猶豫了一下,回應道:
“基本上,周大人你們擔心的很有道理——如果王總督執意輕率出兵,很可能會導致明王朝南方的格局徹底崩潰。但那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還是讓我們來想想辦法,盡可能避免這場戰爭吧。”
——言辭中完全沒有涉及到自身,很明顯,他也認為明軍對瓊州構不成威脅。而趙立德隻是挑了挑眉毛,聳肩道:
“作為朋友,老周,隻能奉勸你一句話:如果到時候真要兵戎相見,你千萬別親自上戰場。我們認識你,槍子兒可不認人。”
周晟注視著他們,片刻之後,歎了一口氣:
“來之前也估計到了,你們肯定不會這麼簡單就同意離去。諸位如此自信,想必是憑借著器械之力?可是,就算你們有通天之能,終究不過才占有一島之地,三四千人的規模,如何能與大明朝萬裏江山相抗衡?你們也許可以打贏一次,兩次,可隻要輸一次,就是萬劫不複……值得麼?”
麵對周晟的“好意”,大家隻能苦笑。畢竟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戰爭的概念相差太遠,說也說不到一起去的。見這邊無心多談,周晟也不再多說什麼,當天便匆匆告辭離去。
這邊立刻把情況向臨高主基地作了彙報,同時開始商議對策……
“看來這一仗還是免不了啦。”
龐雨有些鬱悶,辛辛苦苦策劃這麼久,到頭來還是要看拳頭硬不硬,這讓他很有些挫敗感。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有些同感,會議室中的氣氛一時間很沉悶。
最後還是解席打破沉寂:
“都到這一步了,再怨天尤人的也沒必要。眼下局麵比當初在臨高要好得多,最壞情況,不過手上多沾點血罷了,我們的生存不成問題,大家不必那麼沮喪。”
“目前我們的防禦配屬怎麼樣?敵人兵多,如果他們同時攻擊臨高和瓊州兩地,我們能顧得過來麼?”
胡雯很少關心軍事的,這時候卻也提出問題,龐雨看她一眼,點點頭:
“總兵力大約三個營吧,臨高那邊兩個,這邊一個。但我們這邊三營是齊裝滿員的部隊,炮兵也是額外超編了,還裝備了新型火箭炮。而駐臨高的兩個營都要負責新兵訓練,武器也因為要優先提供這裏而沒配全——不過他們背靠兵工廠,隨時能夠獲得補充。所以大體來說,兩地的防禦力量應該算是平均分配吧。”
“防禦肯定沒問題,無論明軍進攻何處,兩地單憑自身的力量就能抵擋住。更不用說還可以相互支援……不過瓊海號的改裝尚未完成,還不能下水。光靠木頭船,即使安裝了火箭發射架,我們也沒把握跟明朝的水軍打海戰。”
趙立德微微皺眉道,不能打海戰就意味著沒有製海權,敵人可以隨時登陸,隨便挑選攻擊目標——即使隻有兩個目標可供選擇,而且都極硬,隨便咬哪處都肯定崩掉他們的大牙,但這種隻能被動挨打的感覺實在不好。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等他們打上門呢?先發製人不行麼?”
敖薩揚再度提出了他從前的建議——前往廣州,做一次武裝遊行。
“王尊德和那些主戰派之所以一意孤行,執意要發起攻擊,無非是覺得憑他手裏掌握的武力,能夠剿滅我們。隻要打掉他們的自信心,廣州城裏的主和派們自然會占據上風。我們前幾次攻擊海盜巢穴,也積累了不少登陸作戰的經驗,不妨把廣州作為一個大號的海盜窩看待好啦,再去搞它一家夥!”
“這主意不錯!”
北緯第一個讚成,其他人想想也有道理——以前是不想打。但既然對方鐵了心要幹仗,那時間和地點還是讓己方來選擇比較好。更何況,主動出擊,自己選擇合適的打擊目標,把戰火延燒到對方主場上,反而更便於控製戰爭規模,幹得好的話,不需要殺太多人就能起到震懾作用了。
隻不過李明遠教授在離開瓊州之前曾有叮囑:若有大的軍事行動,一定要通知他。所以解席最終拍板:
“這是件大事,回頭跟老爺子和唐隊長他們打個招呼,然後咱們就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