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 周千戶的建議(1 / 2)

聽周晟居然說這句話來,大家都是一愣。雖說他們自己一向對自家的武備極有信心,但親耳從對手口中聽到這種評價,那感覺還是很怪異的。更何況周晟這個人,阿德以前在跟他談判的時候,聽到最多一句話就是“朝廷大軍一出,爾等將如何如何……”對於他所效忠的那個大明王朝可是相當的自信,如今居然會這麼說,倒是大出眾人意料。

“噢,老周你以前不是很確定:朝廷大軍一動,我們必定化為齏粉麼?怎麼現在卻改口了?”

趙立德帶著幾分笑容問道,周晟聽出他的調侃之意,臉色微微一紅。而龐雨則關心另一件事——他剛才聽到周晟居然用了個“我們”,莫非對麵抱有相同想法的不止一人?

麵對他們的疑問,周晟很痛快地做出了回答:

“我們有人曾經親眼見過你們的作戰方式,不得不承認,你們在火器上,還是很有幾分獨到之處的……”

——短毛軍先前大張旗鼓地剿除周邊盜匪老窩,而有幾個窩點中卻是潛伏了朝廷的密探。這邊當然不知道,大掃除中一並當垃圾處理掉了。不過短毛軍並不嗜殺,隻要在戰場上沒死,事後一般小嘍羅多半是放走的。其中一個人,居然還是錦衣衛的百戶官,本來臥底進去想要放長線釣大魚的,卻讓短毛給攪和了。

但他已經不關心原先任務,跑回廣州後立即向上司報告:說短毛的火槍火炮威力奇大無比,朝廷軍備遠遠不及,恐怕就是連西洋夷人,也難以抵禦。

包括王尊德在內的大部分明朝高官對此嗤之以鼻,但終究還是有人相信他的——周晟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一些打瓊州府逃出來的原官僚,以及和福建鄭家關係密切的官員等等……基本上,凡是親身跟短毛打過交道的,都認為短毛不好對付。

此時的廣州城內,剿殺派已經不是一家獨大。穿越眾前段時間的折騰終究還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和當初相比,現在所謂“招撫派”的人數已經增加了許多。有些人雖然沒和短毛接觸過,但受到民間輿論的影響,也覺得應該用對待梁山好漢的方式對待短毛,招撫他們,為朝廷出力。

隻是由於總督王尊德本人堅持要剿,這一派人隻能在私下活動。招撫並不意味著背叛,他們這些人依然忠實於大明——這一點是周晟在說明中反複強調的。他們中間很多人依然相信,憑朝廷的力量,真要全力剿殺,還是可以把短毛消滅掉的,隻是損失會很大。但是從短毛的所作所為來看,朝廷似乎並沒有必要花費如此高昂的代價來消滅一群熱衷於做生意的海上客商。

就是在這些人的共同委托下,周晟才冒險私自出海,再度來到瓊州府,向短毛提出了如下建議:

“雖然王總督堅持不肯和談,但山不轉水轉——你們可不可以暫避一時呢?從瓊州乘船往西去,不多遠便是安南升龍府所在。那裏雖向我朝稱臣納貢,卻並非大明直屬,朝廷不會幹涉那邊的事情。安南自古為百越之地,土地肥沃,人煙稠密,眼下那邊南方阮氏與北方鄭氏正在爭奪權位,你們此去,無論投奔哪一方都必可得到重用,安身立命,不在話下。”

稍頓了一頓,周晟又低聲補充道:

“王督年紀也大了,在這兩廣總督之位上亦有數年之久……說句不敬的話:將來或是調任,或是致仕,眼看著也就是門前的事情。到時候朝廷換個總督或是巡撫,想法又不一樣。你們若當真心向朝廷,不妨等到下一任上,再求招撫吧。”

比起上回的狂傲,這次周晟表現的倒真像是個使者了——他說話的時候態度極其誠懇,擺出的理由也合情合理。不過,麵對周晟的建議,大家卻隻能互相看看,笑一笑——如果穿越眾剛剛登陸臨高的時候聽到這話,說不定還真就卷鋪蓋走人了。雖說擁有超越時代的武器,可打仗這事兒,還是能躲則躲得好。

然而到了現在,房子早就蓋好,機器都安裝到位,大局麵都已經全盤鋪開了,再要他們放棄這一切,去其它地方白手起家,可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

在這些明朝使者麵前,解席一直是表現得比較強硬的。此時隻聽他哼了一聲,拉過一條長凳坐到周晟麵前:

“周大人,多謝你的好意。那我們也不妨直言相告:兩廣總督怎麼想,其實我們根本就不在乎。無論他派多少部隊,來多少,滅多少。我們之所以不想和明軍打仗,隻是單純不想多殺人罷了。我們不會因為明帝國的威脅而離開,當然更不會因為你的幾句話而走——這座海南島,我們是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