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 “朱大頭”銀元(2 / 2)

“我們是采用衝壓法。用水力衝壓機在標準厚度的銀板上一次可以直接衝出一百多枚銀幣,和製造子彈銅火帽一樣原理,除了衝壓模板要用機床刻製,人工成本並不算高。”

文德嗣也嚴肅下來,詳細向這邊介紹其中關竅。

“如果收進來的白銀成色不是太差,廢品率又能夠控製在正常範圍以下的話,我們還是可以有大約3%~5%的利潤空間,其中貳角和壹角輔幣因為幣值小,人工費用比例高,稍微有點虧,但總體還是可以贏利的。”

“我們也計算過,如果把這些銀幣融化了重新改鑄,即使不考慮人工成本,鑄造者也無法獲得利潤。但同時也不會怎麼吃虧,可以說基本持平——而這正是我們的目標。”

龐雨微微點頭,他完全明白文德嗣的意思——現階段還是在推廣這些銀幣的時候,想要讓人們願意接受它,隻能把它看作“銀”而非“幣”,那麼銀幣本身的價值肯定不能太低。

等到未來這種錢幣已經能夠為大多數人接受,成為一般等價物之後,他們也許可以逐步降低其含銀量,降低貨幣的發行成本,甚至更進一步,發行紙幣……

“真是可惜啊,要不是大明寶鈔把紙幣的名聲給破壞光了,我們本來可以直接嚐試發行紙幣的——至少在咱們的占領區可以通行。”

文德嗣唉聲歎氣道,他們先前也曾經在臨高嚐試過發行紙幣,但卻遭到了完全失敗,老百姓很自然把那種東西看作和大明寶鈔同樣性質,完全不願接受。

“如果你們建立一家兌換機構,允許老百姓用紙幣直接兌換白銀的話,也許可以把紙幣的信用體係建立起來……”

林峰對此倒是挺有想法,但這回阿德等人全都苦笑不已:

“你以為我們沒試過嗎?我們為此還專門成立了一家銀行,但允許兌換白銀的結果就是——無論我們發行出去多少紙幣,銀行都會在當天一分不少的收回來。偶爾還會冒出幾張質量低劣的偽造品……市麵上依然隻流通銀錢。士兵們要想花紙幣除非拿著槍出去,而我們又不想用強製手段迫使老百姓接受。”

不過,文德嗣同誌對此仍抱有希望:

“如果時間長一些,白銀的儲備量達到某個標準,我想還是可以流通起來的。但我們目前的白銀儲備並不多,連同你們上次送回來的幾萬白銀在內,統共還不到十萬,暫時支撐不起一個獨立的紙幣體係,還是先老老實實玩銀幣吧。”

“好吧,那麼還有一個問題……”

龐雨提出了他的最後一點疑問:

“你們如何確保這種銀幣發行出去之後,能夠進入流通領域,而不是被家家戶戶收藏起來?”

——既然這種銀幣鑄造精美,形式統一,成色、重量又完全一致,那麼它的幣值肯定相對穩定。於是,當一個用戶收入該幣之後,他多半會選擇先把其它成色較差的銅錢,碎銀子之類用出去,而將這種錢幣當作儲備存起來。

如果大多數人都這麼做,那麼在市麵上反而看不到這種貨幣的流通了——這就是所謂“劣幣驅逐良幣”定律。他們現在白銀儲備不多,能夠發行的銀幣數量有限,如果不能在市麵上充分流通,那可就喪失發行貨幣的本意了。

好在文德嗣等人對此也有過充分考慮:

“這個問題不大。使用標準貨幣之後,政府以後就不必收火耗錢了。我們這次在臨高收稅,就允許使用銀元交稅的商家減免掉相應的火耗銀子,並且要求商家把這個優惠也轉移到顧客頭上——對於使用銀元的顧客打折,而使用碎銀的顧客則要多付一點。因此在臨高,隻要能用得起銀子的,都樂意使用銀元,其流通狀況很好。”

旁邊淩寧卻突然歎了一口氣,額外補充道:

“不過大多數老百姓日常還是隻用銅錢,甚至以物易物。就算用白銀的,我們也專門統計過:市麵上流通最頻繁的不是壹圓主幣,而是壹角和貳角的輔幣——那地方還是窮啊。”

不過在瓊州府這邊,物價水平好像要高一些,至少解席等人出門時,都不好意思拿銅錢作小費的,口袋裏總要準備一些碎銀子——他們現在也終於漸漸習慣用打賞的方式來支付日常消費了。

有了銀元之後,他們今後就可以直接帶零錢出去,想必再也不用為該掏多大塊的碎銀去付賬而傷腦筋了——計算這個一向讓穿越眾們頭痛,即使他們的數學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