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輯 一切都會過去(上)(2 / 3)

對此,店主是這樣回答的:“的確,平時這一切都是由你們和經理來完成的,所以你感到奇怪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要好好記住,這裏麵有經營之道。雖然平時來光顧我們店的每一位顧客都是值得感謝的,但是,今天的那位顧客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什麼不同呢?”

“平時來我們店裏光顧的大多是有錢人,所以他們來我們店一點也不奇怪。可是今天的這位顧客卻是為了品嚐一下我們店裏的包子而把自己的一分錢、兩分錢,可以說是把僅有的一點積蓄都傾囊而出了。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難能可貴的事了吧?對於這樣的顧客,作為店主的我親自來接待是理所當然的。這可是商人的經營之道呀!”

一切苦難都是暫時的,一切逆境都是可以忍受的。

古希臘有一位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勢、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並不快樂。他可以主宰自己的臣民,卻難以操控自己的情緒,種種莫名其妙的焦慮和憂鬱不時讓他悶悶不樂、寢食難安。

於是,他召來了當時最負盛名的智者蘇菲,要求他找出一句人間最有哲理的箴言,而且這句濃縮了人生智慧的話必須有一語驚心之效,能讓人勝不驕、敗不餒,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傷神,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蘇菲答應了國王,條件是國王要將佩戴的那枚戒指交給他。

幾天後,蘇菲將戒指還給了國王,並再三勸告他:不到萬不得已,別輕易取出戒指上鑲嵌的寶石,否則,它就不靈驗了。

沒過多久,鄰國大舉入侵,國王率領部下拚死抵抗,但最終整個城邦淪陷於敵手,於是,國王四處逃命。

有一天,為逃避敵兵的搜捕,他藏身在河邊的茅草叢中,當他掬水解渴,猛然看到自己的倒影時,不禁傷心欲絕——誰能相信如今這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人,就是那個曾經氣宇軒昂、威風凜凜的國王呢?

就在他雙手掩麵,欲投河輕生之際,他想到了戒指。他急切地摳下了上麵的寶石,隻見寶石裏側鐫刻著一句話——這也會過去!

頓時,國王的心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從此,他忍辱負重、臥薪嚐膽,重招舊部並東山再起,最終趕走了外敵,奪回了王國。

而當他再一次返回王宮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這也會過去”這句五字箴言,鐫刻在象征王位的寶座上。

後來,他被譽為最有智慧的國王並名垂青史。據說,在臨終之際,他特意留下遺囑:死後,雙手空空地露出靈柩之外,以此向世人昭示那句五字箴言。

不管生活給了我們多少挫折與變故,隻要我們依舊保持著不滅的信念,充滿希望地生活,我們的人生就總有意義,我們的生命就不會枯竭,我們的未來就絕不是夢想。

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著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如果你確定了值得你一生追求的理想,就不必在意他人的意見,而且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棄,那麼最終定能收獲喜悅。

奧古斯特·羅丹,19世紀法國偉大的雕塑家,西方近代雕塑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師,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是現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之一。

羅丹出生於巴黎拉丁區的一個公務員家庭。父親一直希望羅丹能掌握一門手藝,過上殷實的生活。但是羅丹從小醉心於美術,為此,父親曾撕毀羅丹的畫,將他的鉛筆投入火爐。羅丹的功課很差,上課時也在畫畫,老師曾用戒尺狠狠打他的手,使他有一個星期不能握筆。在姐姐的資助下,羅丹上了一所工藝美校,在此,他學習了繪畫和雕塑的一些基本知識,並立下誌向要當一名雕塑家,把雕塑作為自己的使命。

羅丹去報考著名的巴黎美專,可能是由於他的作品太不合主考者的品位,一連三次都沒有被錄取。羅丹遭到如此挫折,決心再也不報考官方的藝術學校了。不久,一直資助他的姐姐病逝,羅丹心灰意冷,決心進修道院去贖罪。後來,在修道院院長的鼓勵下,羅丹重新樹立起從事藝術的誌願,於半年後離開了修道院。

在羅丹幾乎喪失信心的時候,他在工藝美校時的老師勒考克一直鼓勵著他。同時他遇到了他的模特兒兼伴侶羅絲,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羅丹創作的頭像《塌鼻人》遭到了學院派的輕視,但羅丹仍夜以繼日地工作著。他曾在比利時和雕塑家範·拉斯堡合作,稍稍有了一點積蓄。利用這點錢,羅丹訪問了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羅馬等地,研究了那裏保存的各個時期的藝術大師的作品。這次遊曆使羅丹獲得極大的收獲,回到布魯塞爾後他就創作出了精心構製的作品《青銅時代》。

由於雕像過於逼真,羅丹竟被指控從屍身上模印。羅丹百般申辯,經過官方長時間的調查,才證明這確係羅丹的藝術創作,一場風波就此平息,而羅丹的名聲也由此傳開了。

從比利時回到法國,羅丹的創作已開始受到上流社會的承認。1880年,他接受政府的委托,為籌建實用美術博物館設計大門。羅丹以意大利詩人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為題材,構思了規模宏大的《地獄之門》。這件作品整個創作前後費時達20年,最後也沒有正式完成,但部分構思卻在別的作品中有了體現。

1891年,羅丹受法國文學協會之托製作的巴爾紮克紀念像再一次遭到非議,一些人認為作品太粗陋草率,像一個裹著麻袋片的醉漢。文學協會迫於輿論的壓力,拒絕接受這個紀念像。

但是在1900年巴黎三國博覽會上,一個專設的展廳陳列了羅丹的17l件作品,成為藝術界的盛舉。成千上萬的人前來觀看《地獄之門》、《巴爾紮克》、《雨果》,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和社會名流紛紛向羅丹表示祝賀和敬意。羅丹在法國之外的地方獲得了極大的聲譽,各國博物館爭相收藏他的作品,以至於能得到羅丹的作品成為當時的時髦事。羅丹終於獲得了成功。

1904年,羅丹被設在倫敦的國際美術家協會聘為會長,羅丹的榮譽達到了一生的頂點。

光環之下的羅丹並未就此止步,他唯一的生命便是雕塑。羅丹開始雕塑比真人還大一倍的《思想者》。羅丹親身感受到脫離了獸類之後的思想者承受的壓力,他通過塑像來表現這種拚搏的偉大。這是羅丹最後一部史詩性的作品,當塑像完成後,他也筋疲力盡了。

羅丹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堅毅與執著,他沒有因為“權威們”的否定而動搖自己對雕塑的夢想。成功的道路上從來都是鮮花與荊棘並存,沒有誰會一帆風順,即使是我們眼中的“幸運兒”,也不會總是在“幸運”中度過一生。《思想者》的誕生是對挫折與嘲諷的反抗,如果當初羅丹沒有堅持自己的奮鬥,而是在多數人的否定下也自我否定,那就不會有今日的偉大作品的誕生!

因此說,《思想者》是關於堅毅和夢想的傳奇。

失敗有時會使人清醒、冷靜,使人重新估量自己的存在;成功有時會使人昏然、陶醉,使人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價值。駕馭好這兩者,就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之舵。

根據曆史上的記載,滑鐵盧戰役的失敗是拿破侖一生最後的失敗,但有人說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拿破侖的最後失敗,是敗在一顆棋子上。

據說,拿破侖在滑鐵盧之役失敗之後,被判流放到聖赫勒拿島監禁,終身不得離開。

他在島上過著十分艱苦而無聊的生活。後來,拿破侖的一位密友通過秘密方式贈給他一件珍貴的禮物,是一副象牙和軟玉製成的棋子。拿破侖對這副精致而珍貴的棋子愛不釋手,他經常一個人默默地下棋,多少減輕了被流放的孤獨和寂寞。

這位有名的囚犯在島上用那副棋子打發著時光,最終慢慢地死去。

拿破侖死後,那副棋子多次得以轉手。棋子的所有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其中一個棋子的底部可以打開,當那人打開後,發現裏麵竟密密麻麻地寫著如何從這個島上逃出的詳細計劃。在當時,這是一則轟動世界的大新聞。

可是,拿破侖沒有在玩樂中發現這個秘密,所以,他到死都沒有逃出聖赫勒拿島。

這恐怕才是拿破侖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拿破侖自己曾說過:“避免失敗的最穩當辦法,就是要下決心獲得成功。”隻可惜,本來他可以讓這句話非常的圓滿、完善,然而由於他的疏忽大意,所以才有人生的最後敗筆。

麵對逆境,我們不要抱怨,而是要更加努力奮鬥,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赫伯特·喬治·韋爾斯的稿費收入十分高,每年至少有一百萬元。可是,他原本是個窮孩子,父親曾是職業曲棍球員,也曾開設過一家小規模的瓦器店,不過生意並不好。他就誕生在那家小店的內室裏。這間內室是寢室,又兼做廚房.不但狹小,而且又汙穢又黑暗,隻有從牆壁的漏縫裏可以照射進一點亮光。最使韋爾斯不能忘記的是,童年時從這漏縫裏看到的許多來往人們的腿。許多年後,他以他所觀察到的腿部為題材,寫了一篇有趣味性的文章。他認為從一個人穿什麼鞋子,可以斷定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韋爾斯幼年時期的潦倒生活,始於家裏那間小瓦器店倒閉的那年。為了生活,他的母親不得不在一個富商家裏當看門人,和其他仆人們住在一起.韋爾斯經常去探望母親,這使他得以看清英國上層社會的本質,也體會到下層社會的生活艱辛。

這位《未來世界》的作者,十三歲時就踏入社會。起初在一家雜貨店裏做夥計,每天早晨五點起來.先得把店鋪打掃幹淨,並把爐火生著,他一天要工作十四小時,沒有空閑時間。他一開始就認為這是一種賤役,強烈地鄙視這種生活。一個月後,經理把他辭退了,理由是不修邊幅,對顧客缺乏熱情。他憤憤不平地離開了這家雜貨店,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下用不著自己辭職了。接著,他進了一家藥店,仍然幹些雜務,但一個月後又被辭退了,連辭退的理由也沒有向他說。然後,他又找到了另一家雜貨店的工作。這一次,他體會到生活問題的嚴重,不敢隨意任性,隻好幹了下去。但他總趁著無人防備的時候偷偷地躲到地窖裏,閱讀他所心愛的赫伯脫·史本塞的作品。

韋爾斯就這樣忍耐了兩年,終於忍無可忍了。於是在一個早晨,他沒有吃早餐就溜了出來,空著肚子走了十五公裏回到家裏,見到了他的母親。他抱著母親的腿號啕大哭,同時宣布:如果再強迫他回去工作,他就自殺!

韋爾斯偷偷地給以前的教師寫了一封淒愴動人的長信,傾吐他目前的境遇,並告訴他自己想自殺。這封信深深地打動了那位教師的心,他回了一封信,請他去擔任教員,這是韋爾斯一生的第二個大轉機。

不過幼年時期在雜貨店的工作,也並非全都是沒有意義的。韋爾斯向來懶惰,經過在雜貨店兩年多的鍛煉,他終於勤快多了。

在韋爾斯成為教師之後,又遭逢到一次突如其來的危險,事情是這樣的:他擔任一場足球比賽的裁判員,當比賽進入白熱化時,他突然被一名球員撞倒,接著又被後來跑上來的球員當胸踩過,他的肺部和腎部因此受了重傷,一度奄奄一息。許多名醫為此束手,他隻好聽天由命。但他竟然僥幸逃過一劫,成了一個半殘廢的人,並且過了十二年恐怖無助的日子。就是這十二年的痛苦生活,反倒使他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