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輯 讓世界多一點人情味兒(下)(2 / 3)

在米老鼠影片中的米老鼠配音,總是由狄斯耐親自負責。同時,許多其他動物的配音演員,也多半由他自己擔任,所以狄斯耐花費了不少時間,到動物園去研究動物的聲音。但同時狄斯耐又招募了一百三十四個助手,分擔他各方麵的工作。每部影片的製作細節,包括畫稿、字幕、音樂等等,他都樂意放手。

狄斯耐盡量多利用時間研究新的計劃,每逢研究有了心得,便在工作會議上與助手們討論。有一次.他曾向他的助手們建議,要把美國民間流傳的童話故事《三隻小豬》和《大壞狼》的故事搬上銀幕。但是他的助手們都不讚同這個意見。狄斯耐隻好暫時取消這項計劃。可是“三隻小豬”的形象總是在他腦海裏轉動,使他忍不住接二連三提出了好幾次,仍然沒有得到助手的支持。不過,明智的助手們終於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好吧,讓我們試試看。”這無非是他們不忍掃了狄斯耐的興致,從心底來講,他們根本不相信這個想法能取得成功。

一部米老鼠影片的完成,總是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而在製作《三隻小豬》時,他們不願意太耗費時間,結果隻用了兩個月的工夫就草草殺青了。沒想到《三隻小豬》問世後,很快風行整個美國,所有的人都在哼著“誰怕那隻大壞狼.大壞狼,大壞狼……”的新歌。《三隻小豬》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據狄斯耐自己說,該片在某些戲院曾重映七次之多,真是自有動物卡通片以來所僅有的現象。很多人以為他的公司至少賺了三十萬元,但狄斯耐親口對我說,僅賺了十二萬五千元。

狄斯耐和米老鼠就這樣征服了世界。

大部分人都沒有信心,他們總覺得自己太平凡了,他們的人生經曆比起別人來也毫無值得稱道之處,於是他們人生中那些精彩的片段也最終隨著自己的生命而消失了。

自負的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實上,少了誰,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樣好。所以,自大的人曆來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麥克阿瑟就是一位值得人們記住的傑出將軍。美國前總統尼克鬆曾這樣評價過麥克阿瑟:“麥克阿瑟是美國的一個巨人,一個體現了傳奇人物的一切矛盾和對比的傳奇式人物。他是善於思考的知識分子,又是威風凜凜、自負的軍人;他是專製者,又是民主主義者;他天生口才好,演說時感染力很強,丘吉爾式的雄辯可以鼓舞千百萬人,也使大多數自由派無招架之力。”

麥克阿瑟出身將門,他的父親曾經擔任入侵菲律賓的美軍司令。他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麥克阿瑟擔任美軍第42師參謀長,晉升上校軍銜。他所在的師在歐洲戰場戰鬥了大約4個月,因戰功卓著,成為赫赫有名的部隊。

1925年,麥克阿瑟被提升為少將,他是當時美國陸軍中最年輕的將軍。1930年,50歲的麥克阿瑟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他所創造的奇跡,更體現在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傑出表現。

在太平洋戰役中,他提出了獨特的“蛙跳戰術”,即向幾個重要目標的國家發動跳躍式進攻,集中兵力,打開一條通向日本東京的道路。當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歐內斯特·金和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都不同意他的計劃。

麥克阿瑟沒有顧及自己的處境和上下級的關係,堅持他的“蛙跳戰術”,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二戰後,麥克阿瑟對日本的政治、經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取得了成就。

麥克阿瑟涉足政壇以來,他的自負個性使他與上級的關係及各屆總統的關係都不融洽。

二戰結束後,杜魯門總統盡管對麥克阿瑟印象不佳,但仍相當重用他,他由此成為日本的絕對統治者。在沒有經過華盛頓批準時,麥克阿瑟擅自將駐日美軍削減一半,杜魯門對此大為惱火,兩人關係極為緊張。戰爭結束後,杜魯門兩次邀請他回國參加慶典,均遭拒絕。

麥克阿瑟還自作主張,未和杜魯門打招呼,就去台灣訪問。杜魯門非常氣憤,認為麥克阿瑟拋棄了他使台灣中立化的政策。

1950年秋天,聯合國軍被堵在朝鮮半島東南角的釜山。假如麥克阿瑟對釜山發動進攻,他的軍隊必然遭受重大傷亡。他采取了攻其不備的戰術,突然從朝鮮半島的西海岸港口仁川登陸,並取得了成功。關於朝鮮戰爭的性質另需討論,這裏僅就麥克阿瑟的戰術看,與他自負的性格不無關係。

登陸仁川後,麥克阿瑟繼續擴大戰火,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重創美軍。由於軍事上的失敗,杜魯門已經考慮停戰了,但麥克阿瑟認為杜魯門是“綏靖主義”、是“投降”,並公開指責他。

1951年4月,杜魯門下令撤銷麥克阿瑟的一切職務。

作為美國曆史上傑出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當之無愧是優秀的人物。二戰中,他出任遠東盟軍統帥,以過人的膽識、堅強的意誌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戰績和榮譽。戰爭中,麥克阿瑟有叱吒風雲、運籌帷幄的韜略,有臨危不懼、親臨戰場、出生入死的戰爭經曆。在實際工作中,他也有狂妄自大、唯我獨尊的一麵。他的狂傲自負、恃才傲物使他很難處理好上下級的關係,以致最後斷送自己的前途。當他和艾森豪威爾一起競選美國總統時,應該說憑著他的經曆、戰績和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形象地位,他應該獲勝,但最終人們選擇了艾森豪威爾。從這點來看,人們更希望他們的總統是一位穩健的人物,他們放棄了因自負性格而不斷引起爭議的麥克阿瑟。

“滿招損,謙受益。”狂傲自負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容易因為小小的成功而自我膨脹,一旦自我膨脹,他便會很快迷失方向,而此時,失敗也就離他不遠了!

無論現實如何殘酷,生活還得繼續。

吉爾·金蒙特的信念改變了她整個生活的方向。1955年,十八歲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國最受喜愛、最有名氣的年輕滑雪運動員了,她的照片被用做《體育畫報》雜誌的封麵。金蒙特躊躇滿誌,積極地為參加奧運會預選賽作準備,大家都認為她一定能成功。

她當時的生活目標就是得奧運會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場悲劇使她的願望成了泡影。在奧運會預選賽最後一輪比賽中,金蒙特沿著大雪覆蓋的羅斯特利山坡開始下滑。沒料到,這天的雪道特別滑,剛過幾秒鍾,便發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後就失去了控製,像匹脫韁的野馬直往下衝。她竭力掙紮著想擺正姿勢,可無濟於事。一個個的筋鬥把她無情地推下山坡,在場的人都睜大著眼緊張地注視著這一幕。

當她停下來時已昏迷了。人們立即把她送往醫院搶救,雖然最終保住了性命,但她雙肩以下的身體卻永久性癱瘓了。金蒙特認識到活下去隻有兩種選擇:要麼奮發向上,要麼灰心喪氣。她選擇了奮發向上,因為她對自己的能力仍然堅信不疑。她千方百計使自己從失望的痛苦中擺脫出來,去從事一項有益於公眾的事業,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幾年來,她整日和醫院、手術室、理療和輪椅打交道,病情時好時壞,但她從未放棄過對有意義的生活的追求。曆盡艱難,她學會了寫字、打字、操縱輪椅,用特製湯匙進食。

她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選聽了幾門課程,想今後當一名教師。想當教師,這可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她既不能走路,又沒受過師範訓練。她向教育學院提出申請,但係主任、學校顧問和保健醫生都認為她不適宜當教師。錄用教師的標準之一是要能上下樓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此時,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為一名教師,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的決心。1963年,她終於被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聘用。由於教學有方.很快受到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她教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心不在焉的學生也很有辦法。她向青年教師傳授經驗說:“這些學生也有感興趣的東西,隻不過和大多數人的不一樣罷了。”

金蒙特終於獲得了教授閱讀課的聘任書。她酷愛自己的工作,學生們也喜歡她,師生間互相幫助、互相進步。後來,她父親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絕她當教師的加利福尼亞州去。

她向洛杉磯學校官員提出申請,可他們聽說她是個“瘸子”就一口回絕了。金蒙特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努力的人,她決定向洛杉磯地區的九十個教學區逐一申請。在申請到第十八所學校時,已有三所學校表示願意聘用她。學校對她要走的一些坡道進行了改造,以適合她的輪椅通行,這樣,從家裏坐輪椅到學校教書就不成問題了。另外,學校還改變了教師一定要站著授課的規定。

從此以後,她一直從事教師職業。暑假裏她訪問了印第安人的居民區,給那裏的孩子補課。從1955年到現在,很多年過去了,金蒙特從未得過奧運會的金牌,但她卻得了另一塊金牌,那是為了表彰她的教學成績而授予她的。

無論現實如何殘酷,生活還得繼續。人們對生活的詮釋總是不盡相同,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會非常動人。一個普通人也許會羨慕名人的成就.一個殘疾人也許會羨慕正常人的健康,但是羨慕不要成為自怨自艾的開始。跟另外一些人相比,你的境況也許還算不錯,那麼何必放棄自己呢?

隻有能夠在這些痛苦的煉獄中堅持下來的人,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許多二流的文學家以九牛不回的毅力,一寸一寸地耕耘,生命不息,寫作不已。《美麗的英格蘭和威爾士》一書的作者約翰·希頓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希頓出生於威爾特郡金斯敦的一個窮苦人家。他父親破產了,受這一打擊他瘋了,希頓也由於父親的不幸開始了不同尋常的生活。他幾乎沒有受什麼學校教育,經常是有家難歸,衣食無著,終日四處遊蕩。

他染上了許多壞習慣,幸運的是他沒有被這些惡習毀掉。為了討一口飯吃,他不得不在他叔叔開的一個小飯館裏幹活。他把酒裝進瓶子裏,把瓶塞好,然後把瓶子裝到箱子裏。這一件活他一連幹了五年。由於他的身體日漸衰弱,人也變得有氣無力,他叔叔把他趕出了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