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輯 讓世界多一點人情味兒(上)(1 / 3)

善於等待的人最終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就必須做出犧牲。

很久以前,當阿利克斯倒黴的時候,他學會了忍耐與等待,並知道了堅持不懈所要付出的代價。

許多年輕人告訴阿利克斯說他們想當作家。阿利克斯總是鼓勵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但他也清楚地告訴他們,當作家和寫文章是兩回事。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年輕人夢想的是財富和聲譽,而不是長時間的坐在打字機旁,在孤獨和寂寞中自我奮鬥。阿利克斯對他們說:“你們想的是要發表作品,而不是想成為作家。”

實際上,寫作是一項孤獨、不為人知而且收入甚微的工作。在成千上萬的作家中,隻有極少數人能得到命運之神的垂青,而更多的人永遠實現不了他們的夢想。連那些成功的人都承認,他們曾長時間被冷落,並為貧窮所困擾。阿利克斯也是這樣。

當阿利克斯離開了工作二十年的海岸警衛隊而想成為一名自由作家時,他對前景一點兒把握也沒有。在紐約,他隻認識喬治·西姆,他們是在田納西州的海寧一起長大的夥伴。喬治是在格林威治村的公寓大樓內一間幹淨的儲藏室裏看見阿利克斯的,他恰巧是公寓的管理員,而那儲藏室就是阿利克斯的家。

這間小屋又陰又冷,而且沒有浴室,但阿利克斯並不在乎這些。他趕緊買了一台舊的手打字機,覺得自己真像個作家了。

大約過了一年,阿利克斯在寫作上仍然沒有什麼突破,他有點兒懷疑自己的能力了。推銷一篇作品是那麼難,掙的錢勉強能糊口。但他深知自己的願望是寫作,這是他多年的夢想,他會繼續為之奮鬥,即使前方的路充滿失敗的恐懼與坎坷。在那些日子裏,希望就像幻影一樣渺茫,大凡每個渴望成功的人,都領略過這種希冀與焦慮攪和在一起的滋味。

後來有一天,阿利克斯接到的一個電話改變了他的生活。但電話並不是代理人或編輯打來與他商量出書的事。與之相反,這是一個勸他放棄他的事業的充滿誘惑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是他在三藩市海岸警衛隊的一個老相識。阿利克斯曾經向他借過一些錢,現在,他想把錢要回去。

“阿利克斯,你什麼時候還我的15美元?”阿利克斯聽得出他的諷刺。

“等我下次售出了文章吧!”阿利克斯回答說。

“我倒有個不錯的主意,”他說,“現在我們需要一位公共資料管理員,年薪是6000美元,如果你願意的話,就來吧!”

年薪600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用它可以買一座不錯的房子,一輛舊車,還能還清債務,沒準兒還能剩幾個錢,同時,他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堅持寫作。

就在這些美元在他腦子中狂飛亂舞的時候,一個根深蒂固的念頭從阿利克斯內心深處閃出:“我一直夢想的是成為一名作家,一名專業作家,可我現在想的都是些什麼呀!”

“不了,謝謝你,我能堅持下去,我得寫作。”阿利克斯回答得堅定而自信。

放下電話,他獨自在小屋中踱來踱去,覺得自己像個傻瓜。打開牆上橘黃色的飯櫥,拿出了裏麵僅有的存貨——兩瓶沙丁魚罐頭,又掏出了兜裏僅剩的18美分,他一下子把兩瓶罐頭和僅有的18美分塞進了破紙簍裏,對自己說:“阿利克斯,瞧瞧,這就是迄今為止您給自己掙來的全部財富!”他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

阿利克斯希望境況馬上好轉,但並不如願。感謝上帝,幸好喬治幫他渡過了難關。

通過喬治,阿利克斯認識了一些藝術家,他們也在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苦苦奮鬥。例如,約·戴樂尼,他是位繪畫能手,但他總是缺吃少穿的,每逢這時,他就去臨街的屠戶那兒要個大骨頭——盡管上麵僅掛著一星半點的肉,再從雜貨鋪那兒要點兒蔫菜葉,用這兩樣東西就能做上一頓可口的家鄉湯喝。

還有一位同村人是年輕英俊的歌唱家,他努力經營著一家餐館。據說,如果有位顧客想吃一份牛排,他馬上就會跑到街那頭的超級市場買來。他的名字叫哈利·貝勒弗特。

像戴樂尼和貝勒弗特這樣的人給阿利克斯樹立了榜樣,他懂得了要為實現夢想而堅持工作,就必須做出一些犧牲,並要想盡辦法維持生計。這就是在成功的幻影下生活的全部內容。

吸取教訓後,阿利克斯漸漸開始出售一些文章,他堅信自己一定會幹出點名堂的。

實現夢想是漫長而艱難的跋涉。就在他離開海岸警衛隊第17年,他的作品《根》發表了。一瞬間,阿利克斯便獲得了幾乎是空前的聲譽與成功,生活的幻影變成了炫目的光環。

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領,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不能追求一勞永逸,也不能存有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否則,受害的隻能是你自己。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做瑟,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很多人都精通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於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習。可是這個齊國人沒學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不是找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專心聽講,平時也總不願意好好練習。

學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的曲子,老師責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裏想:我到趙國來學了這麼久的彈瑟,如果什麼都沒學到,就這樣回去,哪裏有什麼臉麵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彈瑟的基本要領和技巧,一天到晚都隻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音,然後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

於是,他琢磨開了:看來隻要調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如果我把調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好音後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裏,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於是,他請師傅為他調好了音,然後真的用膠把那些調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後,他逢人就誇耀說:“我學成回來了,現在已經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可是他哪裏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他在家鄉父老麵前出了個大洋相。

如果我們不堅持終身學習,就無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識,無法使自己適應急劇變化的時代。如此,不僅不能搞好本職工作,反而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小胡到一家外資公司去應聘。

該公司把前來應聘的人安排在會計室,分三天做三次考核。

第一次考試,小胡便以99分的好成績排在第一。一位姓李的女孩以95分的成績排在第二。

第二次考試試卷一發下來,小胡感到納悶,當天的試題和第一次的試題完全一樣。一開始他認為發錯了試卷,但監考人員一再強調,試卷沒有發錯。既然試卷沒有發錯,小胡也懶得去想,自信地把筆一揮,還不到考試規定時間的一半,試卷便填滿了。小胡把試卷一交,其他應聘的考生也陸陸續續地把試卷交了上去。人人臉上都春風得意,顯然,個個都認為自己勝券在握。

第二次考試考分一出來,小胡仍以99分的成績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李以98分的成績排在第二。

第三天準時進行第三次考試。

“這次該不會拿同樣的題目給我們考吧?”進考場前,小胡這樣想。

試卷一發下來,考場上頓時開了鍋,因為試卷和前兩次完全一樣!

“請安靜,安靜!大家聽我說,這次考題和前兩次一樣,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麼要求,我們就怎麼執行,如有誰覺得這種考核辦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試卷,我們隨時放你出考場。”

監考人員把桌子拍得“啪啪”直響。

眾人一看招聘人員非常嚴肅,隻好老老實實低下頭去答卷。

這次考試更省事兒,絕大部分考生根本用不著看考題,“刷刷刷”就直接把前兩次的答案給搬上去了。不到半個鍾頭,整個考場都空了。隻有那位小李仍托腮拍腦,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時而修改,時而補充,直到收卷鈴響才把答卷交了上去。

第三次考分出來,小胡長長舒了一口氣。他仍以99分的成績排在第一。不過這次沒有獨占鼇頭,小李這次也以99分的好成績和他並列第一。但小胡一點也不擔心被她擠下來。

第四天錄用榜一公布,小胡傻眼了:上麵隻有小李的名字,其他的人都落選了。

小胡當時就找到人力資源部辦公室,他顯得異常激動,理直氣壯地質問道:“我三次都考了99分,為什麼不錄用我,而錄用了前兩次考分都低於我的考生呢?你們這種考核公平嗎?”

人力資源經理笑嗬嗬地凝視著小胡,直到他心平氣和才開口說話:“先生,我們的確很欣賞你的考分。但我們公司並沒有向外許諾,誰考最高分就錄用誰。考分的高低對我們來說的確是錄用職員的一個依據,我們正是根據考分來錄用員工的。不過,雖然你次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樣、一成未變。如果我們公司也像你答題一樣,總用同一種思維模式去經營,能擺脫被淘汰的命運嗎?我們需要的職員不僅要有才華,更應該懂得反思、善於反思。善於發現紕漏的人才能夠進步,職員有進步公司才能有發展。我們公司之所以三次用同一張試卷對你們進行考核,不僅僅是考你們的知識,也在考你們的反思能力。因此,你未能被選用。”

正因為有了理想,生活才變得如此甜蜜;正因為有了理想,生命才顯得如此寶貴。

一位叫雷諾茲的人,他是杜爾沙市一家大石油公司的財務助理。雷諾茲是個活潑、能幹、又討人喜歡的年輕人,看來一定可以一帆風順地往上升。他擁有太太、3個小孩以及美好的前景。

空閑的時候,雷諾茲喜愛繪畫,他的許多風景油畫,都懸掛在公司辦公室的牆上。有時候他也把畫賣給公司外麵的人。

雖然雷諾茲先生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他更渴望有更多的時間來繪畫。

他一向很喜歡新墨西哥州的陶歐斯城,那兒是藝術家的樂園,他想要放棄自己的工作,永久移居到那邊去。當他和他的太太露絲談到這一件事的時候,她說:“太好了!我們可以賣掉這兒的每一件東西,到陶歐斯去開一家繪畫用品店。我們也可以賣畫框,我照顧店麵,你就可以畫畫了。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的。”

由於太太的熱心鼓勵,雷諾茲就下定決心辭掉工作,專心作畫了。他們全家人都有了開創新事業的精神,年輕的小兒子放學以後也會幫忙店務。他畫得非常好,終於成為西南部最成功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曾經在整個美國展覽過。他也曾經在許多畫廊舉辦過個人畫展。

現在,他是陶歐斯城畫家協會的會長。在新墨西哥州陶歐斯城聞名的卡森街上,他還建造了自己的畫廊和畫室。這都是因為他和他妻子有勇氣去嚐試一個機會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