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我需要愛情,但不打算結婚
我感到我是為愛情而生
法國大文豪司湯達曾說:“我感到我是為愛情而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女人就行不通。”
司湯達不僅以《紅與黑》享譽世界文壇,而且也以感情充沛,情欲旺盛,情人眾多而緋聞不斷。他秉承母親甘尼永浪漫多情,易於衝動的天性,從小就羨慕風流舅舅那種招徠女人的功夫,不斷模仿學習,練就了一身討好女性的真本領。盡管他先天條件並不優秀:鼻子很醜,雙腿短小,但是憑著他的文學才華和執著大膽的精神,仍然贏得了眾多的情人的青睞。
盧梭的浪漫情事
盧梭曾動情地說:平等自由地追求,會得到高尚的愛情。即使像華倫夫人這樣的長者,也會被你所感動。盧梭18歲時愛上的第一個女人就是華倫夫人,此時華倫夫人已是28歲的少婦。她那柔和美麗的眼睛,質感光澤的皮膚,攝人心魄的體態,深深打動了盧梭。他墜入了情網:偷偷親吻華倫夫人睡過的床第,吃掉粘有華倫夫人頭發的肉塊……這些讓華倫夫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最後她決定委身於這個小夥子。
盧梭的第二次愛情是在見到戴萊絲之後。戴萊絲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心地善良。盧梭一開始就對她說:我永遠不會拋棄你,也永遠不會娶你。盧梭時常感歎:“這個極好的女子,心地有多麼忠厚,頭腦就有多麼簡單,這就夠了。”因為,愛不需要任何的附屬物。
我需要愛情,但不打算結婚
法國作家福樓拜的愛情箴言是:高尚而永恒的愛是一種理想的精神追求。如果人生還有點兒意義,意義不一定就在那短暫的肉體之愛。
1846年7月的一天晚上,感傷困惑的福樓拜突然遇見了35歲的漂亮少婦——高萊夫人,血氣方剛的他,為解內心空虛,兩人很快便如膠似漆了。在高萊先生去世後,高萊夫人主動提出要嫁給福樓拜,但遭到福樓拜的拒絕。他說:“我需要愛情,但不打算結婚。”
始終擔當著第三者的角色
在文學上,巴爾紮克是天才,無與倫比。但在愛情上,他總是慢人一拍,始終擔當著第三者的角色。巴爾紮克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有時甚至同時渴望得到幾個女子。比較典型的有下麵幾位:
初戀情人德?伯爾尼夫人。22歲那年,巴爾紮克到伯爾尼夫人家做家教,突然愛上了這位46歲的半老徐娘。巴爾紮克時常自我調侃,天哪,魔鬼把年齡鍾表給安排錯了。他說:“我第一次看見你時,我的各種感官都感到亢奮……在你身上我找到了完美的人。”
與俄羅斯“無名女郎”的戀情。“無名女郎”是俄國一群閑怨婦人,傾慕巴爾紮克的才華,“集體創作”情書用的筆名。然而,劉備娶親,以假成真,主謀者烏克蘭貴族德?韓斯基夫人真的愛上了這位法國藝術大師,她從俄國遠赴法國與這位夢中情人相會,演繹出一段異域浪漫戀情。巴爾紮克深愛著這個女人:“整個世上再沒旁的女人,隻有你一個。”
1835年,巴爾紮克在奧地利大使館認識了桂都邦尼——維斯岡地伯爵夫人,他立刻心馳神往。幾經狂轟濫炸之後,伯爵夫人乖乖地成了他的俘虜。
此外,巴爾紮克與女扮男裝的卡洛琳?馬爾布提夫人的交往也很有傳奇色彩。從法國到意大利,馬爾布提夫人終日不離左右,宛然一對夫婦。
1842年2月,韓斯基先生謝世。巴爾紮克舊情複發,暢想與老情人韓斯基夫人能夠結婚,這樣既擁有愛情,又能獲得韓斯基先生留下的幾百萬遺產,豈不兩全齊美。然而,這樣的美夢整整折磨了巴爾紮克17年之久,韓斯基夫人或是出於憐憫,或是出於感動,終於答應與巴爾紮克結婚,但愛情的折磨,旅途的疲勞,使巴爾紮克從烏克蘭回到巴黎就病倒了,而韓斯基夫人卻不管不問,整天出沒巴黎的上流社會,打情罵俏。5個月後巴爾紮克就去逝了。是愛將他拖進了地獄。
法式熱吻
浪漫的法國人為全世界的人們貢獻了浪漫的“法式熱吻”。在法國,一直有“口腔文化”一說,除了指法國人愛吃、愛說以外,將熱吻變成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就連古板的德國人都為之讚歎,並把深吻的動作用“法式熱吻”這個詞來概括。對於法國普通人而言,熱吻被視為性愛前戲,是促進情欲的最佳性愛法則。法國詩人特瓦爾在他的詩裏描寫道:“當彼此親吻及愛撫對方時,他們的動作是多麼地令人喜悅及感覺甜蜜。一種不可思議的歡愉正降臨到他們身上。”
對於科學家們而言,法式熱吻程度深、時間長,不自覺地讓肺部做了一次深呼吸,改善了肺內的氧氣供應,鍛煉了情侶的肺活量。有統計顯示,接吻能促進熱量消耗,增進心髒健康,其中以法式熱吻所消耗的熱量最多。在這樣一次深吻中,男性心跳可提高到每分鍾110次,女性心跳可提高到每分鍾108次,進而使血液循環加快。正是這些變化,調動起全身的細胞燃料——三磷酸腺苷,讓人在愉悅的心情下輕鬆燃燒脂肪。
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
巴黎人說激情熬不過5分鍾,但是他們激情的發作頻率卻幾乎每5分鍾就有一次。就像法國諺語裏說的:“時機到來,即是鍾情之時。”在一次又一次的“機緣巧合”裏,陌生人——情人——朋友——陌生人,身份的變換,隨腳出入。巴黎人說,如果你不介意,在菜市場都會有殷勤的陌生男子和你訂一個“巴黎的約會”;即使你隻有一個開鞋店的朋友,他也會幫你約到來買新鞋的你心儀的女郎。巴黎人追求陌生女孩子說得最多的兩句話就是:“小姐,我可以請您喝杯咖啡嗎?”“小姐,請允許我送您一朵鮮花吧。”也是,巴黎的咖啡館與鮮花店比比皆是,就像愛情和豔遇一樣,一杯接著一杯,一朵接著一朵。喝完了,失敗了,轉身走人。
巴黎,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解開了愛情的衣扣,卻從來不幫她係上。
鵝肝背後的愛情故事
天天負責喂鵝喝酒的,是農夫的小女兒。她有一頭夕陽般金黃的秀發,湖水般碧綠的眼睛,臉如雪白。鵝對她一見傾心,雖然知道喝下第一口醇酒之後,肝會一天天變大,他會一天比一天承受更多的肉體的痛苦,然而,為了愛,他還是含笑喝下毒酒。
他每天盼望情人出現,在她懷裏,喝她所賜的酒。他的肝一天天變大,痛苦也一天比一天厲害。然而當她出現時,他仍然是最勇敢去喝酒的鵝。
他的肝開始硬化,體積已達到要求。當情人捧著酒壺出現,鵝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喝情人親手灌下的酒了;明天,他們要把他的肝取出來。
鵝含笑喝下最後一壺酒,拍起翅膀,在湖上為情人跳了最後一支舞,湖水也為他悲傷。情人舍不得他走,掩麵離去。
翌日,鵝被殺,新鮮的鵝肝被送到一流的餐廳裏。吃下鵝肝的人,突然明白了愛情。愛情,原來是含笑飲毒酒!
兩則廣告
在1995年法國總統競選期間發行的一套漫畫集中,所有的總統候選人都赤身同一個裸體女人瑪麗安娜在一起,都企圖以自己的政治手段將她勾引上床。法國國家鐵路服務公司也曾發了一個廣告,廣告的畫麵是這樣的:四隻腳從羽絨被底下伸出來,附有文字:告訴你的配偶,你正在出差旅行。
第五節 勾 引
當一對戀人成為朋友時
美國人總是把浪漫親密的關係視為一種深刻的友誼。婚禮邀請函上可能這樣寫著:“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將要舉行結婚典禮。”而婚禮賀卡上則可能這樣寫:“幸福就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白頭偕老。”法國人對於美國人這種將友情與愛情混為一談的做法非常迷惑,在他們看來,愛情與友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原則。法國女作家巴汀特就說:“當一對戀人成為朋友,事情就糟糕透了。”
勾 引
一位精心修飾過的法國女子要走過巴黎的一條繁華街道。她看到前麵有一排電器櫥窗,裏麵陳列著的電視機占據了一麵牆,一群法國男人正在駐足觀看電視裏的節目——《法國之旅》。這位女子便故意貼著街邊的櫥窗行走,向他們展示自己的傲人身姿。許多人抱怨她擋住了自己的視線,她笑了一笑,說:“好吧,先生們,如果你們更願意看那些自行車的話。”
金錢與性
在美國,公司老板隻會向公司員工展示自己的財務報表,至於情人嘛,那是一定要藏起來的;在法國,公司老板寧願讓自己的員工看到自己的情人,至於自己的財務報表嘛,千萬不能讓員工們知道。
舍農索城堡
舍農索城堡位於法國盧瓦爾河穀之間,關於這個城堡的故事充滿了浪漫的愛情和無盡的悲傷。相傳國王亨利三世被人刺死,王後對愛情忠貞不渝,於是退隱舍農索,終生戴孝,城堡中的一切家具都以黑色天鵝絨覆蓋,所有帷幕改用白色錦緞,王後以誦經、讀書、刺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11年。其至情至性不知感動了多少有情人。
柏遼茲的一生愛戀
法國曆史上很多典雅浪漫的愛情故事都是發生在鄉間別墅中。12歲的柏遼茲在外祖父鄉間的別墅邂逅了鄰居戈蒂埃夫人的侄女埃絲黛爾。她顧盼生情的雙眸和玫瑰紅色的皮鞋令柏遼茲心神蕩漾,卻又怯於接近,飽受相思的折磨。他在自傳中說:“在我少年時代所嚐試創作的各種作品中幾乎都籠罩著一縷深切的憂傷,我的所有旋律都是小調曲式。我知道這個缺點,卻難以避免。或許這正是由於埃絲黛爾的那段愛情深深地藏於心底,成為一抹難以驅除的陰影所造成的。”這美好青澀的初戀像一顆火種,點燃了柏遼茲一生熾熱的愛戀情愁;而積澱在心底的憂傷,卻成為柏遼茲生命中一個解不開的結。柏遼茲的一生,如他自己所言,正像迸發過如火的激情之後,留下冰一般憂鬱的核。
若不如此,豈不白露了
有一則笑話,說的是一個法國女郎初次在海灘上裸體,她說:“我很緊張,很怕人看,但又想讓人看,所以全身撲在沙灘上,動也不敢動。”
“既然裸露了,為什麼又怕人看呢?”
“誰知道他怎麼看呢?”女郎妙答。
“那為什麼又想讓人看呢?”
“若不如此,豈不白露了?”女郎這次答得更妙。
原來是兄弟
在法國,有不少男人同時擁有兩個“妻子”、兩個家庭,在其間疲於奔命,卻樂在其中,死也不肯離婚。一個法國男人說:“為了不叫錯名字,我所有的孩子都叫‘我的寶寶’,連我那已22歲的孩子也不例外。有時為了不忘記謊言,我得把每次向太太講的話記錄下來。”有一個跨國公司的經理,為了讓兩個家庭的孩子都有愉快的假期,在海邊買了兩棟房子,相距6公裏。有一年的夏天,孩子們在沙灘上玩,竟然碰上了,在互通姓名自我介紹後才知道他們共有一個父親。因此,在法國,據說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人失蹤,很多是因為不能解決“兩頭為家”的問題而逃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