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媒體關注(4)(1 / 1)

近來,韓寒休學又成了某些報紙炒作的熱點,有的報刊幹脆用頭版頭條大書"韓寒休學寫

小說

"那樣的煽情標題。其實,韓寒心裏應該是很清楚的,休學是學校給予他的又一條特殊政策,因為多次違紀,根據校紀校規,學校早就可以給他處分,再說,根據現行學籍管理條例規定,學習成績個位數的他,得麵對第二次留級的現實。休學是學校的建議,真正的目的是給予他一年的緩衝期,給予他一次認真思考、再作選擇的機會。他采納了。如果在一年的"闖蕩"中,韓寒意識到得為自己今後的寫作打下相當的科學文化基礎的話,或者認識到他可以在鬆江二中既充分發展特長又完全可以同時學好文化知識的話,他可以申請複學。當然,如果韓寒始終認為高中階段的知識對於他來說,完全沒有學習的必要,即使複學也依然如故的話,那麼,我倒完全讚成上海電視台《有話大家說》節目中一位學生所言,韓寒就不必要占著這個學額,他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這個選擇,得由韓寒自己通過冷靜的思考來定。可是現在,韓寒休學的炒作,又顯然是在往這一選擇天平的單側加砝碼,這就不能不使每一個關心韓寒的人擔心。韓寒畢竟還隻是一個涉世不深的學生,在看到他的特長的同時,更應看到在成材和成人的道路上,他同樣也需要幫助和引導。

請多為韓寒的長遠想一想,千萬不要再炒作韓寒了!

鬆江二中高一(10)班韓寒第二個高一的班主任顧韋平老師在接受《人民日報·華東版》記者采訪時也說:

韓寒剛留級到我班時還是想讀點書的,且有明顯進步,畢竟有高考壓力。但期中考試結束,媒體紛紛報道他出書以及多門功課不及格的事後,情形就不一樣了。他暈暈乎乎,逐漸地狂得不得了,讀書心思沒有了,曾一度向上的感覺也沒有了,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不上大學,隻要有個圖書館也一樣成材,開始自由散漫,不守紀律。我覺得他是在媒體炒作中迷失了自己。

一位少年,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始終被媒體關注,成為社會熱點,而且這"熱"似乎還有"方興未艾"之勢,這的確讓人驚奇,讓人不可思議。

麵對媒體的狂轟濫炸,一些人表示了憂慮,怕韓寒成為"明星"後會失去自由,部分行動會被媒體左右。認為他休學本來是要脫離他不能忍受的教材和學校環境的教條化的約束而要相對的自由,媒體的過分關注會讓他失去部分自由。甚至有人擔心:他隻有十七八歲,心理不成熟,讓媒體一"炒"後,"捧"了就暈頭轉向,"批"了就垂頭喪氣。

我覺得媒體的事情是很難說得清楚的,媒體報道隻要客觀就好。現代社會誰也離不開媒體,即使你批評媒體"炒作"的觀點和態度也還是要通過媒體傳達出來。事實上,記者和媒體要左右韓寒也是比較困難的。韓寒坦言一開始他對媒體的采訪、報道的確感到新奇,但不久就感到有點"厭煩"了。"捧"也好,"批"也好,他都泰然處之,寵辱不驚。記者安排不了他的時間,他答應采訪的話,他自己會約定時間地點。無論是本地還是外省市的記者,凡輾轉打聽到我的單位與我聯係要求采訪韓寒的,我從沒給韓寒作過主同意或不同意,都讓他們直接打電話找韓寒。我知道,韓寒推掉了許許多多的采訪。

媒體要在競爭中生存,記者要捕捉社會熱點,所以媒體和記者對韓寒的關注有他們的理由。韓寒的婉拒可能會"得罪"一些記者和媒體,但我想他們最終也會理解:韓寒需要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