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求醫》出現在試卷裏(2)(1 / 1)

16."西格蒙·弗洛伊德有一本書上說故意念錯一個人的姓名就等於是一場侮辱。"若放到文中,其位置應是…………………………………………()

A.a處B.b處C.c處D.d處

17.根據拚音寫漢字

…………

麵對試卷,韓寒的確很驚訝和無奈,而且慚愧。他搖著頭說,現在的語文試題越出越無聊了。韓寒說:我自己也記不清那本新概念作文選的書名到底是叫《新概念首屆全國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首屆新概念全國作文獲獎作品選》,還是《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即便回答正確,又有什麼意義呢?再說如果真這麼出題目的話,還應該遠不止這ABCD,因為這篇參賽文章先在1999年第8期《萌芽》雜誌上發表,後被1999年第10期《

小說

選刊》選載,後又被1999年第12期《山西

文學

》"選了再選"。延伸開去,可以進一步難一難學生,比如在題目中再問這篇文章還出自《萌芽》某年某期、《

小說

選刊》某年某期、《山西

文學

》某年某期,或其他什麼報刊某年某期。麵對這樣的題目,如果學生答"本文出自《萌芽》1999年第8期"也不能算錯吧?那你錯了!肯定要算"錯"的,因為超出了試卷規定的答案範圍。

下麵的一些題目,韓寒覺得自己再回過頭來做也不會全對。

這件事似乎很荒唐可笑。再回過頭來想想過去讀的語文教材、做的試卷就有一種受愚弄的感覺。因為語文從來都是這麼教、這麼學、這麼做的,一直在很肯定地臆斷和猜測文章作者用字造句遣文的意圖。

在1999年12月7日上海東方電視台的東視廣角《高中生韓寒》節目中,韓寒談到:比如給你一篇朱自清的文章,然後他就問你朱自清的思想感情是什麼?讓我們寫一個思想感情,然後他說"錯",不是這個思想感情。那他有什麼資格說錯?朱自清寫的文章,隻有朱自清自己才有資格給你批個錯。

語文看來的確教得太死板了一點。那種死板甚至毫無意義的教法,很容易使一些較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產生反感。韓寒也曾在接受一些媒體采訪時表示,語文老師隻要教會學生認全該認的字就可以了,(如果這麼教的話)中學的語文課可以取消,語文老師可以不要。語文老師不能去教數學、物理、化學課,而數理化老師幾乎都可以去教語文。這話雖然有些偏激,但多少反映了現在一些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看法。

專出莫名其妙題目的情況不但在語文教學中存在,在其他科目也有類似情況。韓寒在2000年3月上海電視台錄製《有話大家說》節目時舉過一個例子。他說:"現在這種應用題出的什麼題。比如有一個浴缸,先放水,放到一半把那個塞子拔掉;然後漏水,漏到一半程度再塞住;再放水,放了一會再拔掉,然後邊放邊漏,問什麼時候能夠漏完。這是應用題嗎?出應用題的那個人在家裏就是這麼洗澡的?現在有些報紙上說,這是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你看現在那些數學是在培養人的邏輯思維嗎?一張張試卷發下來,一個類型的題目做呀做得很熟,這不是題海戰術是什麼!"那番話曾引起了許多現場嘉賓和觀眾的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