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文章好就是真的好(3)(1 / 1)

黃玉峰說將來會向韓寒說的這個方向走的。

所幸的是,從2000年9月1日起,中、小學開始啟用新的語文教材,《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正式實施。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據新大綱將原初中《語文》、高中《語文》進行了全麵修訂。

據說這次語文大綱及教材變化的目的是立足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注重學生對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從而精簡內容,適當降低要求,著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麵提高以及建立科學的教學評估方法。

新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漢語拚音不要求直呼音節,聲母、韻母和音節隻要求抄寫,不要求默寫;識字由以往的"四會"降低為會寫、了解意思、能在讀寫中運用;不考筆畫筆順、偏旁部首;不考詞語解釋,不背段落大意。初中大綱將語法修辭、

文學

知識作為語文常識介紹,並明確不考。

專家認為,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絕不是追求考試能得高分的應試教育需要,而是真正地使學生熟練地運用漢語言文字,能說會寫,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盡管語文教學上一係列可喜的變化似乎使我們看到了未來語文教學的希望,但一位資深的語文教育專家說:教學改革,最終還得取決於考試的改革。在現階段,無論怎樣的教學改革都不可能遠離考試這根指揮棒。

大綱、教材的改進,再一次觸及語文教學這個"老問題"。語文教學的問題近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據說葉聖陶先生曾坦言:你要問我語文怎麼教?坦率地說,我不知道。

有人認為,要想使語文教學的麵貌有根本性的改變,除了教材的變化之外,更需要教學思想的革命。如果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不發生根本改變,就會穿新鞋,走老路,仍會以空洞的分析代替學生的語言實踐,仍會與社會生活隔絕,讓學生在習題資料堆裏打滾。語文教學思想的革命,就是要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變單純提高學生語文考試分數為全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變單純的工具技能訓練為全麵的語文能力訓練。所以說語文教材有了進步,並不等於語文教學也必然會進步。再好的經,一經歪嘴和尚念出來,也會是一種怪腔怪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