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附錄(2)(3 / 3)

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本書對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理論觀點的闡述是從實際材料出發的,特別是以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著述為主要依據的,因而真實地反映了恩格斯的革命道路和思想發展過程。恩格斯的理論觀點有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不斷地得到補充、修正和發展。本書在肯定他們理論成就時也實事求是地指出了某些理論觀點的不成熟、不完善,如早期著作中的空想共產主義的影響和一些不確切的提法,對革命形勢的個別不恰當的估計等。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僵死教條,而是不斷發展的學說,它的某些原理會被後來的實踐經驗所突破,被代之以新的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的表現。本書注意到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這一特點。例如恩格斯曾設想,在社會主義公有製建立後,商品生產將消失。本書在介紹這一觀點時,援引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經驗,指出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繼續保存和發展商品生產,特別是像我國這樣一個原來經濟落後、商品關係不發達的國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更需要大力發展商品生產。這就實事求是地指出了恩格斯這一觀點同後來社會主義實踐的不相符合,從而防止對這一思想作機械的理解。此外,對恩格斯的個別曾遭到不公正批評的觀點,沒有人雲亦雲,而是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中根據原始社會研究的新成果指出,在原始社會中,兩種生產,即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起著決定作用。這一思想曾被批評為違背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的曆史唯物主義原理。本書對這一思想作了科學分析,肯定它是對曆史唯物主義的發展。

總之,這本傳記是寫得比較好的,是值得我們認真閱讀的。但是也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馬克思主義雖然以馬克思命名,但恩格斯為它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例如,恩格斯對軍事科學作過深入的研究,寫有大量軍事著作,他是當之無愧的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奠基人。對恩格斯的這一貢獻,本書雖然有所論述,但沒有集中地、係統地介紹。又如,恩格斯對民族殖民地的解放運動,包括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有許多精辟的論述和豐富的思想,本書也沒有給予充分的闡述。第二,近幾年來,我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例如,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征、社會主義所有製的形式、無產階級專政的職能、商品生產的作用等等,提出了不少新見解。本書在有的地方已經反映了這些新觀點,但總的來說還不夠。如果在介紹恩格斯的有關理論原則時適當介紹一下這些理論原則的新發展,那就可以幫助讀者從發展的觀點來理解恩格斯的思想。第三,多年來國外某些資產階級學者對恩格斯的思想進行了種種的歪曲和攻擊。有的指責恩格斯把曆史唯物主義變成“宿命論”,有的否定他對辯證唯物主義的貢獻,有的歪曲他的策略思想,有的製造所謂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對立”。本書雖然從正麵肯定和係統闡述了恩格斯的理論貢獻,但沒有在適當場合直接批駁這些歪曲和攻擊。這裏我指出這幾點不足之處,供作者在修訂時參考。

(原載《中國圖書評論》198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