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以應有的方式使摩爾永世長存(5)(3 / 3)

洛貝爾圖斯等人對馬克思的指責,最初見於1874年魯·邁耶爾出版的《第四等級的解放鬥爭》。該書寫到:馬克思是從30年代洛貝爾圖斯的著作中“汲取了他的批判的大部分”。後來洛貝爾圖斯親自出場,指責馬克思十分巧妙地利用了他在1842年出版的《關於我國國家經濟狀況的認識》一書中展開的思路,但是沒有引證他的話。在1881年出版的《書信和社會政治論文集》中,洛貝爾圖斯直截了當地說:“我現在發現,謝夫萊和馬克思剽竊了我,而沒有提到我的名字”,“資本家的剩餘價值是從哪裏產生的,這個問題我已經在我的第三封社會問題書簡中說了,本質上和馬克思一樣,不過更簡單、更明了。”

馬克思對於所謂“剽竊”的離奇謠言,雖然也有所耳聞,他覺得這不過是庸俗經濟學者的無聊把戲,不屑加以理睬。但在馬克思逝世後,這種謬論卻被當做不容置疑的事實加以宣揚,甚至在德國社會民主黨理論刊物《新時代》上,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這就不能不引起恩格斯的嚴重關注。

1884年7月,恩格斯看到《新時代》上發表的機會主義者席佩耳歪曲剩餘價值理論創立史的文章後,立即寫信向該刊主編考茨基提出強烈抗議。恩格斯氣憤地寫道:“《新時代》還在發生怪事,否則想必不會讓聰明的席佩耳去講什麼‘洛貝爾圖斯-馬克思的理論’,以及‘從洛貝爾圖斯那時起才為人知道的’事情,而且這一切都沒有加編者按語。”[70]恩格斯指出:“洛貝爾圖斯……根本未能在經濟學上創立什麼新東西;隻有馬克思才前進了一步,推翻了整個舊的經濟學。”[71]1885年2月,恩格斯寫了《馬克思和洛貝爾圖斯》;同年5月寫了《〈資本論〉第2卷編者序言》,對洛貝爾圖斯所謂“剽竊”的誹謗作了嚴正的駁斥。

第一,恩格斯指出,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獨自創立的。所謂“剽竊”的指責,完全是無稽之談。

馬克思於1843年在巴黎開始研究經濟學,主要是研究英、法兩國經濟學家的著作。因為當時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不發達,政治經濟學在德國缺乏生存的土壤。“在德國……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外來的科學。……它作為成品從英國和法國輸入;德國的政治經濟學教授一直是學生。別國的現實在理論上的表現,在他們手中變成了教條集成,被他們用包圍著他們的小資產階級世界的精神去解釋,就是說,被曲解了。”[72]當時馬克思完全不知道洛貝爾圖斯其人,從未聽說過他的名字,對他的經濟學說一無所知。馬克思根據自己的獨立研究,在19世紀40年代末,不僅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資本家的剩餘價值是從哪裏產生的,而且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1847年出版的《哲學的貧困》,同年12月在布魯塞爾所作的《雇傭勞動與資本》的講演,就是十分有力的證明。後一部著作詳細地說明剩餘價值是怎樣產生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有個農場主每天付給他的一個短工五銀格羅申。這個短工為得到這五銀格羅申,就整天在農場主的田地上幹活,保證農場主能得到十銀格羅申的收入。農場主不但收回了他付給短工的價值,並且還把它增加了一倍。”[73]馬克思是在1859年前後,才從拉薩爾那裏知道還有洛貝爾圖斯這樣一個經濟學家。而這時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不僅在綱要上已經完成,而且在最重要的細目上也已經完成了。現在出版的《1857-1858年手稿》就是最好的證明。洛貝爾圖斯對馬克思的指責,是“因熱狂而進行誹謗”。[74]

第二,恩格斯指出,洛貝爾圖斯所謂比馬克思更簡單、更明了的理論,包含著一係列的嚴重錯誤。他根本沒有解決剩餘價值產生的問題,在沒有東西可供剽竊的地方發覺被人剽竊,真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