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以應有的方式使摩爾永世長存(2)(3 / 3)

恩格斯對第2卷的整理工作,始終采取十分嚴肅認真和謹慎負責的態度。從發現手稿到正式出書,他對文稿至少作了五次整理和修改(自己謄清和向秘書口授;口授後檢查對照;選擇和編排付印文稿;看清樣;準備第二版)。雖然由恩格斯編輯出版的第2卷篇幅隻相當於馬克思遺留下來的手稿總篇幅的1/3,但已經包括了馬克思關於第2卷計劃的全部內容。[32]恩格斯所作的壓縮和刪節是絕對必要的。如果馬克思自己準備付印,他無疑也會作這樣的壓縮和刪節。恩格斯一再強調,馬克思的每一個字都貴似金玉;如果不是絕對必要,他決不作任何改動。正是經過恩格斯的整理,才使1885年7月出版的《資本論》第2卷成為內容博大精深、邏輯嚴密、敘述連貫、文字流暢的科學著作。

第2卷整理完畢後,恩格斯於1885年5月5日(馬克思生日)寫了一篇序言,說明各篇手稿的情況和整理手稿的原則,反擊了德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者洛貝爾圖斯所謂馬克思“剽竊”了他的理論的胡說,論述了古典經濟學李嘉圖學派在剩餘價值問題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和馬克思創立剩餘價值理論的偉大功績,最後指出,“這個第2卷的卓越的研究,以及這種研究在至今幾乎沒有人進入的領域內所取得的嶄新成果,僅僅是第3卷的內容的引言,而在第3卷,將闡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基礎上的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研究的最終結論。”[33]

四、整理和出版《資本論》第3卷

恩格斯在《資本論》第2卷的整理工作即將完成的時候,就已計劃整理第3卷的工作。1885年2月22日,他寫信告訴施留特爾:“《資本論》第2卷的最後部分明天寄出,後天我就開始搞第3卷。”[34]當初他認為,整理第3卷隻有技術性的困難,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隻需要幾個月或一年就夠了。但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原來想象的大得多。實際上,他不是用一年,而是大約用十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一卷的編輯和付印工作。

《資本論》第3卷,是這部偉大著作理論部分的完成。它揭示和說明了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農業資本;研究剩餘價值在各個剝削階級集團之間的分配;解決曾經使李嘉圖學派崩潰的難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不僅不會違背價值規律,而且必須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加以說明。正如馬克思所說:“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麵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競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馬克思在1857-1858年寫作《資本論》第一稿時,已經研究了第3卷的有關內容。他在1857年11月中旬擬訂的寫作計劃中就列了這樣一項:資本“Ⅲ,個別性:(1)資本作為信用。(2)資本作為股份資本。(3)資本作為貨幣市場。”[35]1859年初,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三章提綱草稿中,對“Ⅲ,資本和利潤”這一部分,已經列出了7個項目。1863年1月,他在〔《資本論》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計劃草稿〕中列出,《資本和利潤》應包括以下內容:

“(1)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不同於剩餘價值率的利潤率。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一般利潤率的形成。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3)亞當·斯密和李嘉圖關於利潤和生產價格的理論。

(4)地租(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區別的例解)。

(5)所謂李嘉圖地租規律的曆史。

(6)利潤率下降的規律。亞·斯密、李嘉圖、凱裏。

(7)利潤理論。

(問題:是不是還應該把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包括在《剩餘價值理論》裏?)

(8)利潤分為產業利潤和利息。商業資本。貨幣資本。

(9)收入及其源泉。這裏也包括生產過程和分配過程之間的關係問題。

(10)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貨幣的回流運動。

(11)庸俗政治經濟學。

(12)結論。資本和雇傭勞動。”[36]